以诗证史诗中有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该文发表于《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2005年第12期) 以诗证史 诗中有史 以诗证史是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主张“诗史互证”,从诗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本文就试图把近十年高考试题中“以诗证史 ,诗中有史”的真题进行简单的梳理,并模仿这些真题设计若干试题,以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高考真题 ▲(2002年上海,17)“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颂赞的是……( C )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界起义 D.广州起义 解析:从诗文中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首词颂赞的是湘赣边界起义。 ▲(2005年全国,18)“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篙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 C ) A.陈子昂 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解析:诗文中反映了开元盛世的社会状况和天宝危机之后荒凉的社会情况,杜甫就生长于这个时代,经历了唐朝的由盛转衰。他的诗被誉为“史诗”。 ▲(2005年全国,20)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 C )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解析:从诗文中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湘赣边秋收起义。 ▲(2005年上海,6)“簷(yn)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以此推测该诗人是( D ) A.屈原 B.陶渊明 C.曹操 D.白居易 解析:根据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可知,唐代商品经济繁荣,市场可以大量供应茶叶,涌现出茶商这样的商帮,为此唐代社会饮茶风气盛行。白居易是唐代诗人, 据该题要求答案是D。 (2002年上海,29)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连昌宫词(节录) 唐?元禛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诗中的“开元”是_______皇帝的年号,“姚宋”是指_______、_______,“妃子”是指_______。 造成诗中所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情况与后来发生的那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参考答案:(1)唐玄宗 姚崇 宋璟 杨贵妃 (2)原因:唐玄宗怠于政事、陶醉于歌舞升平。 重大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解析:本题以唐代诗人元禛的诗文为载体,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阅读理解材料,并从诗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本诗文中所示时间,即唐玄宗时期,而且材料揭示了唐玄宗后期朝政的变化。第(1)问联系教材内容,可知“开元”为唐玄宗年号,“姚宋”则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被重用的两个有才能的人: 姚崇 、 宋璟,而“妃子”则是指杨贵妃。第(2)问中“造成诗中所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从帝王本身统治的腐败这一角度来分析,切忌不要把责任完全推到杨贵妃身上;“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指“安史之乱”。 (2003年上海,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述 怀 (宋)李纲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 ……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震四方? 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来只自强。 该诗中的(1)胡骑指什么? (2)退避指朝廷的什么政策? (3)中原指什么地方? (4) 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 参考答案:(1)金兵。 (2)求和或投降政策。 (3)河南省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如答汉族地区、宋朝疆域、黄河流域等也可) (4)金兵入侵、皇帝荒淫、主和派得势,李纲是主战派。 解析:首先,从诗歌的作者判断相关的背景—北宋时期,宋金之间发生战争,李纲主张抗金,反而受到排挤,结果金军占据黄河流域,北宋灭亡。其次,从背景知识入手回答相关的具体问题,如:胡骑、退避、中原等。再次,对于李纲渴望自强,应结合其境遇去分析,因为境遇恶劣,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实现,故而生出自强的愿望。 (2004年上海,30)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百万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