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以颐和园为例
摘要:颐和园等园林的造园艺术承载皇家园林的基本造园理念和手法。借景是造园手法中巧妙的运用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而颐和园正是借景造园的辉煌典范[1]。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园艺术;颐和园 笔者的家乡在西北山区,家乡第一个园子还正在建设当中,而笔者也没有去过家乡的其他地方。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的地方。皇家园林的气魄以及现代园林的优雅都给我很深的印象。这次就以我最喜欢的颐和园为例,来探讨关于北京的皇家园林造园艺术。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约290 hm2。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址,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利用优美的景色,布置大量的豪华建筑,宫区布满宏伟壮丽的宫殿群组,大量的园中高阁、长堤、绿岛、虹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把这些大的景物融汇在一个统一的环境里,显得十分协调。颐和园以水取胜,水面广大,层次多而不紊乱,以山作全园的构图中心,主体佛香阁的体量感突出全园,以雄伟的气势、高耸的地形来控制全园。利用万寿山的地形,加以人工改造,形成前山开阔的湖面和后山幽深的不同境界 ,并充分运用了对比、借景等造园手法[2]。 颐和园的选址巧妙,因地制宜,能够很好的利用周围自然环境,人工的建造与自然合而为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设计者,完美的应用万寿山和昆明湖,再加之人工轴线的创造,缔造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颐和园的建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其中万寿山的高耸和昆明湖的广阔形成垂直高差的明显对比。另外,空间的虚实对比、开合对比更是增加园子的趣味性。 古典园林不同于现代园林,其布置特点划分为若干景区,互为对景,遥相呼应,有时有很复杂的轴线及辐射线关系[3]。颐和园的轴线关系也较为复杂,主要的建筑群位于万寿山中轴线上,佛香阁、排云殿、龙王庙,依次排列(图1、图2、图3),是全园的中心。颐和园的建筑由近及远层层展平,显得变化无穷,又有主有从,层次分明。 /zuowen/ 借景的手法经常应用于园林之中,而颐和园的借景也堪称经典,以高大的佛香阁为主体 ,把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和玉泉山的宝塔,都组织到园内的画面中来。使范围有限的园子看上去非常宽阔,无限深远[1]。昆明湖西堤的垂柳 ,正抹去园子西部的界线。形成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西堤、玉泉山为中景 ,西山群峰为远景的格局。显得山外有山,景外有景,层次分明,碧水蓝天,融合成一片壮丽的景色。当我们在这座名园漫步,恍如置身于画卷之中,大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小结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历代劳动人民的心血结晶,也是封建罪恶的见证。中国的古典园林便首先打上一个阶级的烙印[4]。但中国的园林却因此而迅速发展,在世界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颐和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程中,留下许多的艺术瑰宝,这些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尽力去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对颐和园的研究与学习,初步的揣测皇家园林的造园艺术与特色,也为我们以后的设计设立学习榜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