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第1则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 【分析探究】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 3.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分析探究】人原本拥有的仁的发端就好比种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长并且结出成熟的果实(就是“仁”),那就像没有长成的五谷一样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关键是要扩大充实仁的发端,使自己含有的仁心发端成长并趋向成熟。 4.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分析探究】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固有的潜能,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5.本文在写法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试简要分析总结。 【分析探究】(1)擅长用譬喻说理,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如: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用“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打比方。论扩充仁义礼智之心,用“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打比方。论仁义之心需要培养从而成熟,用“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打比方。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一、字音辨识 孺子( ) 怵惕( ) 恻隐( ) 羞恶( ) 铄( ) 强恕( ) 答案:rú chù cè/wù shuò qiǎnɡ ﹒ ﹒ ﹒ ﹒ ﹒ ﹒ 二、名句积累 1.以不忍人之心,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 ; ,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 。 4.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 。 答案:1.行不忍人之政 2.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3.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4.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三、成语解读 1.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暴自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 2.暴:糟蹋、损害。弃:鄙弃、放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一、文言实词 1.自贼者也 贼: ? 2.庶民去之 去: ? 答案:1.残害、损害 2.丢弃 ﹒ ﹒ 二、文言虚词 1.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斯: ? 2.我固有之也 固: ? 3.万物皆备于我矣 于: ? 答案:1.连词,那么,就 2.副词,本来 3.介词,在 ﹒ ﹒ ﹒ 三、通假字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 ”同“ ”) 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 ”通“ ”, ) 3.若火之始然 (“ ”同“ ”) 答案:1.内 纳 2.要 徼 求取 3.然 燃 四、一词多义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 ) 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 ) 1.要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 )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并序)》) ( ) 答案:动词,通“徼”,求取/动词,希望/动词,通“邀”,邀请/动词,相约 非恶其声而然也 ( ) 无羞恶之心 ( ) 廉君宣恶言(《廉颇蔺相如列传》)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