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docxVIP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例证﹛梁启超的小说届革命 /王国维的悲剧思想 /鸳鸯蝴蝶派 /林译小 说﹜ 梁启超 ,晚晴开始的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观念变革首要功臣 ,是本时期内重要的散文 家,他的“新文体”就足以囊括一时代,立一界碑。提出诗届革命 ,文届革命 ,小说届革 命. ―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内最有成就 其中小说届革命声誉最著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小说启蒙,新民的工具作用。强调社 会功能。 真正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 他受到康德和叔本华的影响很大。 在文学观 念上,他将文学从文以载道的奴婢位置上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 王国维对文学现代性的贡献:引进了叔本华与康德,确立了悲剧。 林译小说的贡献: 打开了现代作家的审美事业; 为中国作家接受西方的文学观、 价值观 打下基础;创作了迥异于中国的表现手法。 《巴黎茶花女遗事》 《黑奴吁天录》 《块肉余 生述》《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派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 《礼拜六》 风格为主流, 小说品种有社会、 言情、历史、武侠、侦探诸种,创作量比清末大,杂志上也不在靠翻译支撑,统称鸳鸯 蝴蝶派(也叫礼拜六派)是都市文化的产物。第一次提到了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徐是哀情鼻祖,是用骈文写的小说。 “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 第一章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陈独秀主编《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 1915 上海创刊,后改名《新青年》移址北京》 为主要阵地兴起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1917 年 1 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陈词,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2 月,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学,建设新鲜的真诚的写实文学 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要从“肉 “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 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1918 年《新青年》第 4 卷第 6 号推出《易卜生专号》 第三阶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1 文学研究会( 1921 年 1 月北京)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邵钧、许地山。 “为人生”的文学宗旨。主要是针对鸳鸯蝴蝶派的旧派文学消遣,娱乐的作用。 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 代表了整个五四主义除了鲁迅以外批评现实主义 文学刊物:革新了《小说月报》 。 2 创造社( 1921 年 7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主要倾向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 最初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 刊物:创办了《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 《创造日》 《洪水》后期出版了《创造月刊》 、《文 化批判》。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要求”推崇文学的直觉与灵感,重 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3 语丝社( 1924 年 11 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文章。 成员: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周作人、林语堂等。 刊物:《语丝》周刊 4 浅草沉钟社,浅草 1922 年沉钟 1924。 成员:(浅草社)冯至。 (沉钟)杨晦、蔡仪 刊物:《浅草》季刊、 《沉钟》周刊。 “为艺术而艺术” 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 沉钟社, 五四时期挣扎最久的 社团。 5 湖畔诗社( 1922 杭州) 成员: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等 作品:曾出版诗集《湖畔》以爱清诗闻名。 6 新月社( 1924 北京) 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胡适。多英美留学生。 发展过程:聚餐形式 ---新月俱乐部 ---新月社 刊物:《晨报副刊》 、《新月》月刊、 《诗刊》季刊。 第 4 节 20 年代文学争论 7 学衡派( 1921 南京) 成员:吴宓、梅光迪、 学衡派最大价值在于对五四激进主义的纠偏作用。 在美国受白碧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 标示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 他们也击中了新文学倡导者的弱点和要害, 如白话诗创作的简单化倾向, 以及过多否定传统 文化、传统戏曲等得偏激情绪。 第五节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人的解放;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接受悲剧) ;文学的世界性 2 五四文学风貌是特征是:个性主义,文体自觉,世界性 第二章 20 年代小说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及创作 1 生平:童年家道中落 1898 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接触了严复的天演论,进化论思想 1902 东京弘文学院,关注科学 同年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