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修辞学的产生和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拉伯语修辞学的产生和发展 谢秩荣 阿拉伯语修辞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中古时期,随着阿 拉伯帝国的强盛及阿拉伯文化的繁荣,阿拉伯语逐渐成为一种 “国际性的语言”,阿拉伯语修辞学如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 一样,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阿拉伯语修辞学的产生 早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的贾希利亚时期 (475 -610 年), 修辞活动已是十分活跃。易于记忆和口耳相传的诗歌是当时的 主要文体,备受推崇。在部落纷争中,每个部落都希望拥有自 己的杰出诗人,以歌颂本族的荣耀,鼓舞族人的激情,揭露对 方的耻辱,挫伤敌人的士气。因此,一旦有这样的诗人脱颖而 出,便在本部族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为获此殊荣,诗人们无论 表情达意还是写景状物,都十分注意锤炼词语和运用各种修辞 方式。有的诗人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成之后,反复斟酌, 仔细推敲,润色一年后才予以发表,因此有“年诗”之说。在 欧卡兹集市一年一度的赛诗会上,诗人们竞相献技,一旦某位 诗人的作品得到赞赏,便立即名扬四方。有些公认的佳作则用 金水抄录在亚麻布上,挂于克尔白天房,称为“悬诗”。从这个 时期的诗歌中,我们可以见到大量的比喻、比拟、借代以及对 235 比、谐音等修辞手段。 伊斯兰教产生 (610 年)以后,《古兰经》的出现,给人们 带来一种全新的文体,它是散文,却散而不乱,句式长短相错, 松紧有序,同时又兼有诗歌的特点,注意音节的和谐和宽式押 韵,读起来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听起来非常悦耳,富有音乐 感,并根据题旨情境的不同,语气时而严厉,时而柔婉,风格 时而繁丰,时而简约,并且大量使用比拟、比喻、夸张、反复、 排比、对照、反诘、呼语等各种修辞手段,被认为是阿拉伯语 修辞学的最高典范,凡人不可效仿的“奇迹”(زاجعلإا ),对阿 拉伯语修辞及其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个时期,宗教迅速传播,帝国疆域迅速拓展,阿拉伯人 逐渐由游牧进入定居,思想文化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传 教和征战的需要,也由于不同宗教和政治派别之间的争论和斗 争,讲演艺术得到发展,诗歌题材得以拓宽。诗人们不再像以 前在茫茫荒漠中那样难于相见,现在他们随时可以相聚在哈里 发宫中,王公贵族府前,甚至在集市上或清真寺里,既竞相展 现诗才,也相互切磋诗艺,当然也少不了有关遣词造句、修辞 达意的讨论,甚至由于相互批评指责对方诗歌中用词不当或表 达欠妥而引起唇枪舌战。 到了阿拔斯朝前期 (750 -945 年),对科学文化的重视,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营造了一种比较宽松的思想 学术氛围。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大,许多非阿拉伯人,特别是波 斯人精通阿拉伯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人和学者,他们用阿 拉伯语进行译著,不仅使诗文的内容和题材得以深化和拓展, 而且也融入他们本民族的修辞见解,丰富了阿拉伯语的词汇及 表达形式。波斯人伊本·穆格法 (724-759 年)就是杰出的代 表。他翻译了大量的波斯文学作品和典籍。其译著《卡里莱与 236 笛木乃》文字优美质朴、凝练流畅,充分体现其“简洁即修辞” ①的思想,并且大量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成为后人效 法的修辞典范。 这一时期,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在语言研究著述中,也提 出了不少修辞上的见解。但真正推动修辞研究发展的是教义学 家。由于教义上的分歧,自伍麦叶朝(661 -750 年)以来,出 现许多教义学派,其中穆阿泰齐赖学派影响最大。这些学派常 常在巴士拉、库法以及后来的巴格达等地进行激烈的论战。为 了在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潜心研究讲演艺术和修辞技巧, 不仅在语言上下功夫,而且还求教于古希腊的哲学和逻辑学, 以提高思辩和论证能力,同时还研究和吸收波斯、古希腊、罗 马、印度等民族的修辞见解和技巧。贾希兹(ظحالجا ,775 -868 年)的《修辞达意》(نيبتلاو نايبلا )一书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记 载。如在问及什么是修辞时,贾希兹作了这样的介绍,“波斯人 说:‘善于断句和连句’,希腊人说:‘准确表义,锤炼词语’, 罗马人说:‘该简则简,应繁就繁’,印度人则说:‘表义清楚, ②

文档评论(0)

fkh46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