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程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程程颢颢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 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程颢”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程程颢颢 【生卒】:1032— 1085 【介绍】: 北宋哲学家,理学 奠基者。 字伯淳,学者称之为明 先生。 河南洛阳人。 程颢数岁诵诗书,强记过人,十岁能为诗。 年十五、六岁,跟周敦颐学习,由此立志于孔孟之 ,又泛览诸子百家,出入于老释。 程颢少年时主要是随父在各任所就读儒家经典,其中 受周敦颐影响较大。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 中进士第。 次年调京兆府鄠县主薄。 在鄠县为官三年,甚为忙碌,无论是断案还是治役皆 有名声,嘉祐六年调任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次年摄县 事。 英宗治平元年(1064)罢官,至磁州探望父母。 翌年调泽州晋城令,治平四年(1067)改任着作佐郎。 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议行新法,程颢参与其事 为农田水利使。 同年因吕公着举荐,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 此时他转而反对“荆公新学”,因而被贬至洛阳任京西 路提点刑狱。 此期间,他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着、司 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 在洛阳期间,他与其弟程颐一同讲学授徒,为“洛 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神宗元丰元年(1078)程颢奉命知扶沟县。 元丰六年得监汝州酒税。 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 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 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 淳祐元年(124 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程颢在师承上受周敦颐的影响,在洛阳时与邵雍、张 载等也有往来,并多有论学。 由于他与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也就被 称为“洛学”,是当时与张载为代表的“关学”齐名的学 派。 程颢的着作不像程颐那样多,主要有 《河南程氏遗 书》、 《河南程氏文集》及 《河南程氏粹言》。 其中有些语录已经分不清是程颢的还是程颐的。 他的着作与程颐的着作,明代后期合编为 《二程全 书》,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了点校本 《二程集》。 程颢的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关于 德修养的学说。 程颢提出了“天者理也”的命题。 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 在程颢看来,一切 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与天理 为一,因而他将本来是伦理学“仁”的概念抬到宇宙本 体论的高度。 在具体的修养方法上,程颢主张“定性”,也就是“定 心”,这是他求得理想人格的方法。 他认为人具有良知良能,可以凭直觉体会天理,程颢 的人学思想十分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但总体上是建立 在唯心主义世界观上的。 由程颢与程颐所开创的学派,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 人学思想给予了深刻的影响,并给朱熹以巨大的影 响,同时也对陆九渊、王守仁以及王夫之以不同的影 响。 (1)人与天地一物 程颢认为,在生生不已的天 之下, 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产生出天地万物,人只是 得天地中的正气而已。 因此他说:“人与天地一物也。” 程颢的基本观是天人合人。 他所说的天人合一,是为他的“理”(天理)服务的。 他说:“有 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 人与自然之所以为一体,便是人与自然都体现了超然 于万物之上的“天理”、“天 ” 。 因此,对于人来说,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 一体的这个 理。 人能明白这个 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 者”或“圣人” 。 他说:“气化之在人与在天,一也,圣人于其间,有功 用而已。” 很显然,圣人只是最早认识到这种天人一体的人而 已。 程颢为了说明认识本心就是认识天理的思想,将天 认作人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