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陈陈亮亮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 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陈亮”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陈陈亮亮
【生卒】:1143— 1194 【介绍】: 南宋思想家,永康
学派的代表。
字同甫,浙江永康人,人称龙川先生。
青年时曾研究古人用兵事迹,写成 《酌古论》。
乾 五年(1169)连上五疏,提出不与女真媾和、争取中
兴的建议。
淳熙五年(1178)再上书,批评朝廷的苟安政策和士人中
空谈性命的风气,他因无意为官,遂还乡,因当权者
构陷,两次下狱,备受鞭笞之苦。
淳熙十五年(1188)亲至建业一带观察形势,再度上书朝
廷,提出了利用天然之险作军事设防的计划,并以此
驳斥当时的“江南不易保”的谬论。
后返乡聚众讲学。
陈亮与吕祖谦、叶适、辛弃疾等人的关系比较密切。
与朱熹有书信往来,与之辩论王霸义利等问题。
绍熙四年(1193)参加进士试,擢第一,授佥书建康军判
官厅公事,未到职而卒。
陈亮的主要着作有 《龙川文集》。
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增订本 《陈亮集》,校勘颇
细。
陈亮在文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方面皆有较高成
就。
他是南宋时期从唯物主义立场批判朱熹理学的第一
人。
陈亮的人学思想,是以功利为主导的。
他提出“天理人欲可以并行”,并主张“义利双行,王霸
并用” 。
他的人性论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人性论。
陈亮从功利主义的人性论出发,批判了朱熹、陆九渊
的空谈性命之学的人性论,说:“世之学者,玩心于无
形之表,以为卓然而有见,事物虽众,此其得之浅
者,不过如枯木死灰而止耳;得之深者,纵横妙用,
肆而不约,安知所谓文理密察之 ?泛乎中流,无所底
止,犹自谓其有得,岂不可哀也哉!”所谓“得之浅者”指
陆九渊;所谓“得之深者”指朱熹。
在陈亮看来,他们都只是“玩心于无形之表”而不切实
际的空谈。
他批评朱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的观点,并指
出空谈 德性命,结果只能是“尽废天下之实”,造成
一批“不知痛痒之人” 。
陈亮肯定事功、功利在 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认为
观“心” 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迹”,“心”要通
过“迹”来表现。
陈亮的人生理想是匡时救弊的“英雄”,而不是朱熹所
说的“醇儒” 。
陈亮的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并且有反儒倾
向,故被理学家们视为“异端”“邪说”,但受到更具叛
逆性的李贽的称赞。
对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全祖望等人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
他的人学思想还对明清之交的王夫之、颜元、戴震等
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天下无身外之事性外之物 与人生理想相一致陈亮针
对理学空谈性理,把人作为 德工具的思想,提出“人
”的具体内容。
他说:“万物皆备于我,而一人之身,百工之所为具。
天下岂有身外之事,而性外之物哉!百骸九窍具而为
人,然而不可以赤立也,必有衣焉以衣之,则衣非外
物;必有食焉以食之,则食非外物也;衣食足矣,然
而不可以露处也,必有室庐以居之,则室庐非外物
也;必有门户藩篱以卫之,则门户藩篱非外物也。
至是宜可以已矣。
然而非高明爽垲之地则不可以久也,非弓矢刀刃之防
则不可以安也。
若是者,皆非外物也。
有一不具,则人 为有阙,是举吾身而弃之也” 。
可以看出来,“万物皆备于我”不是朱熹、陆九渊那种
在“天人合一”论下的唯心世界观,而是提出了“万物皆
服务于我”这样一个人生目的论思想。
在陈亮看来,万物都是服务于人这样一个目的。
人的衣、食、住、安全、舒适等要求,都是人的正常
要求。
因此,除了人这个目的外,再无“身外之事,性外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