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 分子标辅助选择育种 绪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 的主要进展 1. 基因聚合 (gene pyramiding) 2 .基因转移 (gene transfer) 3. 数量性状的 MAS 分子标记的特点: (1)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表现稳定 (2)数量多 (3)多态性高 (4)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 (5)许多标记表现为共显性的特点,能区别 纯合体和杂合体。 (6)成本不太高 分子标记的原理和遗传特性 (一)RFLP标记 1.RFLP标记的原理 植物基因组DNA上的 碱基替换、插入、缺失 或重复等,造成某种限 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 增加或丧失,从而产生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 性。 1)取50-200mg新鲜叶片,置液氮中研磨成粉。 2)将冻粉分配到两个1.5或2.0ml的离心管中, 加入提取缓冲液900μl, 轻轻搅动, 。 3)各加入100μl SDS,于65℃水浴中保温10-15min(间隔晃动2-3次)。 4)各加入160μl 5 mol/L KAc,充分混匀,冰浴中放置30min。 5) 4℃下12000rpm离心15min。 6)上清转入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轻轻颠倒离心管数次,放置片刻。 7)4℃下8000rpm离心10min。 8)上清转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20℃预冷的异丙醇,混匀,放置30min, 观察DNA沉淀生成。 9) 4℃下8000rpm离心10min,倾去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控干上清液。 10)用80%的乙醇洗涤沉淀,吹干10min。 1)在冰上做好针对不同DNA的100个PCR反应混合液(加样次序如下): 水 1475μl 10×缓冲液 200μl 10×dNTPS 200μl 引物(20μmol/L) 20μl Tag聚合酶 5 μl 终体积 1900μl (分装100管) DNA(10-100ng) 每管1μl 一.分子标记的遗传基础 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方面是对目标基因的选择,有人称之为前景选择(foreground selection)。前景选择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标记与目标基因间连锁的紧密程度。若只用一个标记对目标基因进行选择,则标记与目标基因间的连锁必须非常紧密,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正确率。 PCR反应条件 反应体系: Buffer:2.5ul Tag:0.3ul Mg2+:1.0ul dNTP:1.5ul DNA: H2O: 总体积:25ul 反应温度 时间: 1.预变性: 95 4min 2.变性: 95 1min 3.退火: 45-65 45s 4.延伸: 72 90s Go to 2 for 34-45 cycle 5.延伸: 72 12min Incubate at 4℃ forever 选择的正确率随重组率的增加而迅速下降。重组值越小,其错选率越低。 对基因组中其他部分(即遗传背景)选择,称为背景选择(background selections)。背景选择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整个基因组,因此,这里牵涉到一个全基因组选择的问题,在分离群体中,由于在上一代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交换,因此每条染色体都可能是由双亲染色体重新组装的杂合体。 二.分子标记的优越性 1.克服性状表现型鉴定的困难 2.允许早期选择 3.控制单一性状的多个(等位)基因的利用 4.允许同时选择多个性状 5.可进行性状非破坏性评价和选择 6.从育种进程考虑,可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具备的主要条件 A: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第二节 重要农艺性状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技术 How to use a genetic marker fo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目标基因的标记筛选(gene tagging)是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的基础。用于MAS育种的分子标记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遗传图谱的构建与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标记 遗传作图的原理 其原理是基于染色体的交换与重组。在细胞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相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