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民事主体——自然人教学案例.pptVIP

第四章民事主体——自然人教学案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 1、甲住院,预定近日开刀,因血型特殊,血库存货不多,为安全计,与同一血型之乙,订立卖血契约,手术前夕,乙拒绝输血。试问:①甲得否声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请求损害赔偿?②设乙输血后,装于袋内,被丙所盗,甲得向丙主张何种权利? 2、甲病故,立有遗嘱,捐赠眼角膜与乙医院,其效力如何?设甲未立遗嘱,其继承人丙得否允许移植其眼角膜? 案例 孕妇某甲,于8月13日晨住进某妇产科,于当日下午6时10分生产男婴乙,未足月、畸形,7时8分于保温箱中死亡。甲之夫丙适偕其长子2岁之丁赴南部省亲,闻其妻住院,即驾车北返,不幸发生车祸,丁负重伤成为植物人,丙则于8月13日下午7时5分死亡。又丙立有遗嘱,以其遗产1/10,遗赠于其爱犬“小皮”,由戊动物友爱基金会照顾之。试问丙的遗产如何分配? 第四章 民事主体—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 一、出生 (一)出生的意义 《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关于出生,有一部露出说、全部露出说、独立呼吸说。通说为全部露出说。 (二)出生的要件 1、须全部与母体分离。 2、须与母体分离之际保有生命。 三、死亡 (一)死亡的意义 死亡为自然人权利能力之终期。此所谓死亡,指自然死亡,不包括宣告死亡。 自然人死亡的通行标准是:以呼吸断绝、脉搏消失且心脏跳动停止之时为死亡之时。 (二)死亡时间之证明与推定 一般应以户籍簿登记的死亡时间为准,但户籍簿的记载仅有推定的效力。 (三)关于死亡的判断标准 1、以心脏死作为认定自然人死亡的标准。 2、以脑死作为认定自然人死亡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条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意外事故中死亡,如果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各自都有继承人,如辈分不同,则推定长辈先死亡;辈分相同,则推定同时死亡。” 案例 受无行为能力宣告之人某甲于精神清醒期间,从事下列行为时,其法律效果如何? 1、甲以PC电脑与18岁之乙所有的机车互易,同时履行之。 2、甲驾车撞伤2岁的孩童乙。 3、甲与乙结婚。 第二节 民事行为能力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须经法院宣告。法院作出宣告应具备两项条件:①须精神病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②须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须经法院宣告。法院作出宣告应具备两个条件:①须精神病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②须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 四、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得单独实施的行为 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律行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律行为,原则上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在未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的场合,经 法定代理人追认的,该法律行为有效;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的,该法律行为无效。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得单独实施下列民事行为: 1、使未成年人纯获利益,或被免除义务的行为。 2、未成年人自由财产的处分行为。 3、被许可营业的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营业行为。 4、缔结劳动合同和请求劳动报酬。 5、日常生活中的定型化行为。 第三节 监护 一、监护的意义 (一)监护之沿革 起源于罗马法。对未成年人所设的监护人,称保护人;对精神病人所设的监护人,称照管人。 (二)监护的性质 监护制度之设立,在于弥补被监护人行为能力之欠缺,着眼点在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而非为监护人自身之利益。故监护之本质为一种职责。 二、未成年人的监护 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始于出生。 1、未成年人的父母为当然监护人。 2、父母双方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 3、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4、未成年人的父母于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或死亡前,可为子女设立委托监护人或遗嘱监护人。 四、关于担任监护人的争议 争议包括相互争当监护人和相互推诿不愿

文档评论(0)

186****77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