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浙园林的分析研究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江浙园林景观视觉营造 的研究调查报告 学 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专 业: 环境设计 班 级: 环设 142 学 号: 201411313204 学生姓名: 赵生泰 指导教师: 钟晖、孙志芳 2017 年 8 月 21 日——9 月 5 日 目录 一、摘要????????????????????????????3 二、传统园林视觉效果营造????????????????????4 2-1.框景???????????????????????????4 漏景???????????????????????????6 障景???????????????????????????8 2-2.观景路线规划???????????????????????9 曲径通幽?????????????????????????9 游览路线?????????????????????????9 三、对现代景观的影响??????????????????????11 3-1.上海辰山植物园 ?????????????????????11 3-2.苏州博物馆 ???????????????????????12 四、结语 ???????????????????????????13 2 一、摘要 2017 年 8 月 21 日开始的江浙沪景观经典案例调研学习,是我们本科景观设 计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课,这是一次脱离书本的实地考察学习,亲眼见到了在各 种书籍,影视网络中出镜率很高的苏州园林,上海各种公园,各种步行街等成功 的案例。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切身体验到了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围绕人服务的原 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路程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 看到了古时前辈们留下的艺术审美,和设计理念。给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提 供了基础,并且传承着造园的精髓思想。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古代和现代在 景观设计中对游览者视线的组织引导,这种视觉效果的营造手法是最基础同时也 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整个设计最终呈现出的效果。 那么我接下来便对我这次学习过程中看到的景观从这个方向做一个简单的 研究分析。 3 二、传统园林视觉效果营造 2-1.框景、漏景、障景 框景 园林的景观要以完美的结构展示在游人面前,本身要有完美的组织构图,能 形成虫口画的风景,还要使观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最精彩的部分。框景是造 景时常用的方式。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 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 这种造景方法称之为框景。 那么框景为何能取得效果呢?在园林中,并不是所有的景物都极具观赏性的, 利用门洞框窗舍弃糟粕取之精华,从而凸显中心主体,框内框外景物就形成了明 显的界限,产生画面效果。这时游人会产生错觉,将现实中的景观误以为是图纸 上的图画。框景艺术的应用价值在于把园林绿地的自然美、绘画美、建筑美高度 统一,高度提炼,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加强风景艺术的效果。在调研过程中 我发现,在设计框景时,使观赏点的位置距景框直径两倍以上,同时视线与框的 中轴线重合式效果最佳。 留园中大量的使用了框景这一手法 4 窗洞框景 门洞框景 5 漏景 漏景是中国建筑艺术园林构景方法之一。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 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 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三曰漏景。”古人对 漏景的评价是:此刀很轻,几乎没有重量,似烟似云,但无物不破。 漏景和框景是增加景深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极具观赏价值。通过透漏空隙 所观赏到的若隐若现的景物,其是由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是景色清楚、漏景则是 若隐若现。漏景比较含蓄,有“犹抱琵岜半遮面”的感觉。透漏近似,略有不同。 按山石品评标准,前后透视为“透”,上下漏水为“漏”。这里,景前无为“透”, 景前有稀疏之物遮挡为“漏”,有时透漏可并用(“漏”的程度大到一定时便为 “透”)。在园林中多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隙、山石环洞等形成若隐若现景观, 增加景深,引人入胜。对于漏窗来说,窗内的景色往往是其图案之衬托,被线条 自由地分割开来,散乱一片;对于窗内景致来说,漏窗将硕大的园林凝聚在这方 寸之间,透过漏窗图案的某一空隙,具象景观一目了然,景实窗虚,窗间“漏出” 的湖石山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样样俱佳,但从不展示所有,“漏出”的是这 一园林最值得期待的精华。 留园屏风漏景 留园藤木漏景 6 从廊内漏窗向外看,漏窗精美的图案所构成的“实”与窗外的景色构成的“虚” 相互辉映,浑然一体,一种非常美妙的视觉感受。透过漏窗看不到完整的园林景 观,自然增加了游客对于园内世界的向往。横看竖看,左看右看,或踮起脚尖, 恨不得能从这缝隙中钻过去,举手投足之间神秘感油然而生。 拙政园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