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语文素养”不是架空的,它具体表现为三种能力: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三种能力构成了高考语文试题的立意所向;而这三种能力又是通过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20个字——“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来实现的。;一、积累·整合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积累·整合”这一课程目标的表述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就2010年高考北京新课标卷语文试题来看,体现这一目标的试题主要有4道。;【例1】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摩擦力 供认不悔 对称(chèn)穷源溯(shuò)流
B一拉罐 转弯抹角 隽(jùn)永 令人发(fà)指
C纪传体 多难兴邦 叨(tāo)扰 一气呵(hē)成
D化装品 整齐划一 倾轧(zhà) 囤(tún)积居奇;【例2】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B.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C.《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发人深省的。
D.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答案)C
[评析]
本题考查对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尽管C项涉及外国作家作品(这部分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重较小),但西班牙小说??塞万提斯及其代表作《堂吉诃德》是经典著作,太过常识,故难度不大。值得重视的是,这4个选项牵涉的考查内容决非一般意义上的作家作品那样简单,而是包括了作品的特征风貌、感情色彩、人物形象、典型意义、情节内容、文学史地位,同时也包括了作家所参与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主张……这些考查内容对考生的积累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它超越了“名词术语”的层面,更趋近于对作品本身的了解、分析甚至评价。文学常识的考查,更加指向“阅读”,是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新的生长点。;【例3】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
① 户庭无尘杂, 。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王勃《滕王阁序》)
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
⑤ 雕栏玉砌应犹在,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李煜《虞美人》)
⑥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范仲淹《苏幕遮》);[评析]
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从时代上看,由魏晋到唐宋,乃中国古典文学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从文体上看,诗词文俱全,涉及较全面;从学段上看,纵贯初高中,覆盖较广;从经典性上看,所考查的文句皆为一流名句,在表达交流尤其是书面表达中使用频率较高。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积累,是“作品”层面的积累,它们为“审美”而做,命题的指向亦很鲜明。;【例4】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古 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 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 徂晖:落日余晖。②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 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顺电子材料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 化工原理练习与答案.doc
- (正式版)D-L∕T 801-2010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心理危机与日常调适:写给少年们的10封信》随笔.docx VIP
- 〖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听力技巧与策略教学+课件.pptx VIP
- 辽2015J601 楼梯标准图集.docx
- 景观桥亮化施工方案.docx
-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总结ppt(11种方法举例)-.docx VIP
-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