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并提出过“均贫富、等贵贱”等思想;明、清之际适应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由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包含一定民主色彩的思想。他们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工商皆本”取代“重农抑商”,反映了城市工商市民的某些要求。此外,还有汉、唐以来一些朴素唯物主义者如桓谭、王充、柳宗元等,对“天人合 演示课件 一”,“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及其派生物谶纬迷信和司法时令说等进行了谴责。这个时期的法律思想不但没有先秦那样的百家争鸣,也没有儒、法两家壁垒森严的礼、法对立。这当然不是说,在封建主内部已无儒、法或礼、法的矛盾,但主要是在儒、法合流和礼、法统一的前提下,因侧重点不同所产生 演示课件 的分歧。这种分歧不但表现在重礼轻法或重法轻礼、重德轻刑或重刑轻德、重“人治”轻“法治”或重“法治”轻“人治”等基本倾向上,更大量地表现在肉刑的废、复,亲属应否相容隐,复仇、赦罪,刑讯、株连、以赃论罪是否恰当和子孙能否别籍异财、同姓能否通婚等刑事、民事具体问题以及对待八议和同 演示课件 罪异罚等原则的不同态度上。这些问题的争论对于法律思想、特别是刑法思想的深化也曾起过重大作用,并提出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看法,如主张废除肉刑、禁止刑讯、同罪同罚,反对八议、复仇、亲亲相隐、族株连坐等等。但对立双方的不同意见,往往均以 演示课件 儒家的“德治”、仁政和法家的严明赏罚、法不阿贵为依据,没有也不可能越出儒法结合的封建正统思想范围,在法理学上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②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盛极一时。随着儒家思想占居统治地位和“三纲”成为立法 演示课件 的主要原则,以阐述这类思想为基本内容的儒家经典遂身价百倍,或口授身传,或破壁而出,以至经学大兴,并逐步深入到立法、司法领域,在这些领域里都要求“应经合义”,使儒家的经义既是立法的指导,又是审判的准绳。从西汉中期的董仲舒等开始,就不断以“春秋决狱”。《春秋》经义不但可以补法律之 演示课件 不足,其效力甚至往往高于法律。董仲舒等在决狱中还提倡“论心定罪”的动机论,后来又发展为“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为罪刑擅断大开方便之门,并使法律从属于经义。引经断狱之风延续了六、七百年,直到隋、唐因封建法制已臻 演示课件 完备才逐渐息灭。另一方面,引经讲律、引经注律的律学,作为经学的一个分支,也乘运而兴,一花独放。早自西汉,在引经断狱的同时,就出现了“治律有家,子孙并世其业,聚徒讲授至数百人”的现象。 演示课件 东汉的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 等曾注汉律,各为章句,十有余家,共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晋代杜预、张斐等又注晋律。东晋以后,私家注律之风已衰。唐初集律学大成的《唐律疏议》以及《宋刑统》、 演示课件 《明律集解附例》、《大清律集解附例》等均出自官方。明代丘濬的《大学衍义补》、清代薛允升的《唐明律合编》,分别对前代法律思想和法律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有所创发,是研究古代法学或律学的重要著作。总之,无论引经断狱或引经注律,其作用都是使儒家经义法律化。 演示课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讲需要理解和掌握: 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以公理而灭私情,君臣共理天下等基本概念. 着重了解朱熹,丘睿等的法律思想主要内容,以及各时期的法律观点. 第十一章 理学的兴起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演示课件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讲主要阐述了封建社会宋至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法律思想.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本讲不作重点讲解.宜选出以下3个方面为学习的重点:1,理学的兴起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2,宋明时期改革家的主要法律主张.3,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演示课件 1, 以安人宁国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2, 立法公平, 3, 务求宽简 李世民君臣认为,要安邦治国,必须重视立法,而立法应以礼为指导,以宽简为核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既制礼,(2) 又立刑 演示课件 (3) 立法必须公平 (4) 立法须稳定,不可数变. (5) 国家法令,惟须简约. 4, 慎狱恤刑, 5, 务求其实 演示课件 安人宁国 李世民军臣汲取隋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提出了“安人宁国”的治国方略。他们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少兴土木兵戈的政策,重视法制,力戒奢靡,从而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局面。在这种“安人宁国”的方针指导下,李世民时代出现了“贞观之治”。 演示课件 为贯彻正统法律思想德主刑辅的主张,李世民统治集团不仅在立法上强调变简,执法上也强调慎狱恤刑,务求其实.其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慎狱恤刑 其二,创立九卿议刑制度. 其三,完善死刑审批程序 其四,反对严讯,务求其实 演示课件 6, 明正赏罚 7, 一断于律 8, 纳谏与执法想结合 演示课件 《唐律疏议》书影(元刻本) 演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物安全实验室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5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docx VIP
- 托福写作172句型.doc VIP
- 三级助听器验配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VIP
- Unit 7 Happy Birthday第1 Lead-in Cartoon time三年级英语上册练习(译林版三起).pdf VIP
- 昌平区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T∕CCMA 0075-2019 -装载机载荷谱试验方法.pdf VIP
- 针灸入门广州中医药学PPT.ppt VIP
- 学堂在线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