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笔记之胎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胎黄 一、定义: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皮肤、 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 二、分类: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包括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及新生儿败血 症 三、★生理性黄疸的成因:①胆红素产生↑:⑴红细胞数多 (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 ⑵红细胞寿命短 (新生儿 70-90天, 成人 120天 ⑶旁路红细胞来源↑ ②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转运能力不足:白蛋白↓,代谢性酸中毒 ③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差:Y , Z 蛋白含量低(5天后逐渐↑ ④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内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 转移酶(UDPGT 含量、活性低 ⑤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⑥正常菌群未建立:结合胆红素不能还原成尿胆素原; 肠腔内 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 四、病理性黄疸的病因病机:①湿热郁蒸;②寒湿阻滞;③气滞血瘀 五、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六、诊断:首先鉴别其为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中再区别其为溶血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或感染性黄疸,还应及早发现胆红素脑病。 ㈠确定病因——早 期:溶血性、围生期因素、感染、母乳性 迟发性:感染、母乳性 病 史:围产期病史、喂养史、家族史、用药史。 检 测:H b 、网织红计数、母子血型、溶血三项 (C oombs 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 血培养、尿培养、急相蛋白 Ig M、抗CMV -Ig G、 IgM 、 GPT 等。 ①溶血性黄疸:生后 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 第 1周内黄疸很快加剧。并有 贫血 ,肝脾肿大, 重者出现水肿,并发心力衰竭,严重者引起胆红素脑病。 间胆升高,网织红细胞升高。常 见于新生儿 ABO ,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先天性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红细胞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6-PD缺乏——⑴性联不完全显性遗传,常有家族史。 ⑵男性多见:7~14∶ 1 ⑶黄疸中度到重度,伴有其它溶血症状、体征。 ⑷生后 24~48h 出现,严重24h ,最晚2周。 ⑸感染、药物诱发。 ⑹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测定:0.75正常 0.74~0.31杂合子 0.30严重缺陷 红细胞 Heinz 小体和 G-6-PD 活性。 血管外溶血——头颅血肿、颅内出血、肝脾破裂 ②阻塞性黄疸:黄疸持续不退, 灰白色大便 ,食欲不振,出生时体重偏低,肝脾肿大等。血 清胆红素以 直胆升高 为主。多见于 胆管闭锁、胆汁瘀积综合征 。 ③肝细胞性黄疸:起病缓慢,常在生后 1~3周出现症状,大便色泽变浅,初期可有厌食、 体重不增等表现,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实验室检查可见 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 高 , 肝功能异常 。 多由乙型肝炎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引起。 ④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感染可伴有黄疸, 尤其在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时黄疸更多见。 感染时 除黄疸外,常伴精神萎靡、反应差、厌食及体温改变等感染 中毒症状,有感染灶 ,血培养可 阳性。血清胆红素早期以间胆升高为主,以后可二者均升高。 ㈡临床表现:①警告期 ( 1/2~l 天 :表现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低 ; ②痉挛期 (12~24小时 ,轻者两目凝视、眨眼及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 者有角弓反张,两手握拳,前臂内旋,时有尖叫,多数患儿因呼吸衰竭或肺出血而死亡。 ③恢复期 (2天后 :先是吸吮力和对外界反应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痉挛渐 消失。 ④后遗症期 (2个月后 :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力障碍,智能障 碍,牙釉质发育不全。 七、治疗 ㈠西医治疗——病因治疗 1 、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如光照疗法、 换血疗法、 输白蛋白、 肝酶诱导剂等。 2、新生儿肝炎,给予抗感染、保肝等治疗,可试用干扰素。 3、胆道畸形、闭锁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4、新生儿败血病,联合抗生素治疗。 5、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光疗。 →从胆汁、尿液中排出。 指征:未结合胆红素≥ 12mg/dl,早产儿指征放宽 Rh 溶血病换血前、后 方法:蓝光 (波长 420~480nm 、绿光、日光 单面、双面、光疗床、光毯 灯管间距 2.5cm ,灯管距患儿 20~25cm 光疗总瓦数 200~400 W 2 4~48h 连续照射或间断 注意事项:箱温、体温 不显性失水↑ 全身裸露,保护眼睛、性腺 定期测胆红素:24h 肠粘膜绒毛刷状缘乳糖酶受损—腹泻 BPL ↓ 核黄素缺乏:光降解方向与核黄素一致 禁忌症:结合胆红素4mg/dl,肝功能不良→青铜症 ★㈡中医辨证治疗 ⑴辨证要点 1.辨病因 湿热熏蒸,其病程短,黄色鲜明,舌红,苔黄腻。 寒湿阻滞,其病程长,黄色晦暗,舌淡,苔白腻。 瘀积发黄,黄疸日渐加重,右胁下痞块质硬,唇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 轻者仅

文档评论(0)

00044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