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兼氧 FMBR 工艺介绍
1.1 兼氧 FMBR 工艺原理介绍
兼氧 FMBR 处理工艺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
合的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倍受关注。兼氧 FMBR 工艺对生活污水、
高浓度有机污水、难降解有机污水具有非常高的处理效率,本项目是
生活污水,污水污染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非常适宜采用本处理工
艺。兼氧 FMBR 系统示意见下图:
图 1 兼氧 FMBR 系统示意图
兼氧 FMBR 工艺实现菌体共生,同步处理不同污染物,大幅提
高系统适应能力、处理效率。
C----有机污泥“零”排放(低能耗)
P----气化除磷降解(低能耗)
N----厌氧氨氧化脱氮(低能耗)
突破好氧 MBR 工艺(能耗高、易堵膜)的瓶颈
兼氧 FMBR 的主要特点:
兼氧 FMBR 污泥以兼性厌氧菌为主,有机物的降解主要是通过形
成较高浓度的污泥在兼性厌氧性菌作用下完成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
是被逐步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最终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
的无机物质。
由于兼性厌氧菌的生成不需要溶解氧的保证,所以降低了动力消
耗。曝气的主要作用是对膜丝进行冲刷、震荡,同时产生的溶解氧正
好被用来氧化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和维持出水的溶解氧值。
a) 兼氧FMBR工艺对CODcr的去除
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用于
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
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合成代谢与分解
代谢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如低分子有机酸等)直接进入细胞内部
被利用,而非溶解有机物则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胞外酶
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
b) 兼氧FMBR工艺对氮的去除
在兼氧FMBR处理工艺系统中,兼有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完成对氮
的去除:
I硝化-反硝化
膜区曝气气提作用,反应器内形成循环流动,使水在好氧区和缺
氧区循环交替流动,形成好氧、缺氧连续交替不断的生物降解作用,
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硝化细菌将氮化物转化为硝酸盐,然后在缺
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在同一个反
应器内实现了硝化反硝化。
图 3-3 膜区曝气原理示意图
同时在兼氧FMBR池内污泥浓度较高,活性污泥粒径较大,在活
性污泥粒内部形成厌氧区,在活性污泥粒外表面形成好氧区,从而使
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同时工作,形成同步硝化反硝化。
II 短程硝化-反硝化
兼氧FMBR工艺污泥泥龄接近无限长的条件下,硝化过程出现明
显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现象,氨氮向硝酸盐转化受抑制,亚硝酸盐大量
积累,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效果。
短程硝化反硝化就是将硝化过程控制在N02-阶段,组织NO2 -进一
步氧化为NO3 -,直接以NO2-作为电子最终受氢体进行反硝化,这一过
程相当于将传统的硝化过程中从NO2 -转化为NO3-与反硝化过程中再
将NO3 -转化为NO2-这两个过程省去,反硝化菌直接将亚硝氮还原为氮
气。工艺利用硝酸菌和亚硝酸菌的不同生长速率,即在操作温度30~35
℃下,亚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亚硝化
细菌的最小停留时间小于硝化细菌,从而使氨氧化控制在亚硝酸盐阶
段,同时通过缺氧环境达到反硝化的目的。
III 厌氧氨氧化
在兼氧 FMBR 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硝化作用产生大量的 NO2-累
积,厌氧氨氧化菌首先将 NO2 -转化成 NH2OH,再以 NH2OH 为电子
+氧化生成 N2H4;N2H4 转化成 N2,并 为 NO2-还原成 NH2OH
受体将 NH4
提供电子,实验中有少量 NO2 -被氧化成 NO3-。由于实现了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作用,减少了供氧,大幅降低曝气能耗和反硝化所需碳源,
从而实现了高效脱氮目的。在实施上,不仅要优化营养条件和环境条
件,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同时要设法改善菌体的沉降性能并改
进反应器的结构,促使功能菌有效持留。
厌氧氨氧化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NH2OH + NH3 → N2H4 + H2O
N2H4 → N2 + 4[H]
HNO2 + 4[H] → NH2OH + H2O
c) 实现了气化除磷
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化学除磷药剂用量
大,产生的化学污泥多,运行成本高;生物除磷需通过排泥实现,存
在剩余污泥处理难题,近年来,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强化生物脱氮除磷
越来越受重视。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磷,除了传统理论中磷只能在固体
形态和溶解形态之间转化以外,还存在一种新的转化形式,即磷的化
合物向气态磷化氢的转化。
国内外已有文献探讨和研究气化除磷途径对磷的有效去除:1988
年 Devai 等人首次发现了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磷循环中磷损失达
30%~45%,并证实其中 25%~50%是以气态磷化氢的形式进入大气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九年级音乐课件乘着歌声的翅膀.pptx VIP
- 如何控制设备维修费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pdf
- 科技局2021年安全宣传月活动方案3篇.docx VIP
- 最新最全《三字经》教案(完整版.docx VIP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2025修订版)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堂PPT.pptx VIP
- 2024 年绝经和 MHT:解决关键争议—国际绝经学会白皮书.docx
- 储能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分析报告:百舸争流千帆竞,龙头乘风破浪.pdf
- 《农业保险遥感技术应用规范 第2部分:小麦(征求意见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