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改革微觀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書
壹、緣起
本計畫乃基於下列理由:
一、加強學術研究的基礎
教育社會學與教育哲學及教育心理學同為教育學的三大基礎學門,因此在建構系統化的教育理論與產生更完備的運用學門上,教育社會學自然扮演相當關鍵性的角色。而為使教育社會學獲得應有的發展空間,將涉及一些重要的因素,其中包含研究風氣的提昇,以及研究人力的整合。然而,近年來國內有不少研究人才投注於教育社會學的研究上,但往往流於單打獨鬥的局面。再者,缺乏適當的交流與檢證的機會,將可能產生孤芳自賞或是閉門造車的情形,以至於無法修正與提昇研究者自身觀點的現象,並且亦無法產生整體性與系統性的影響力。
二、落實研究人力的培植
建構系統化的知識理論,需求高素質的研究人員,而且研究人員應有持續性,不能有斷層,儘管,國內教育社會學的研究人員已達到一定的水準,但仍應積極培育新生代,這不僅能茁壯教育社會學學界的研究群,並且得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積極目標。
三、促進教育改革的反省
近年來國內大力推動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諸如開放教育、小班教學、九年一貫課程等,而為落實應有的改革成效,往往需要堅實的學理依據。由於教育社會學是教育學的三大基礎學科之一,因此在發展作為教育改革的依據上,它自然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再者,教育的目的與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因此突顯出教育社會學在引導教育改革所具有的重要性。另外,理論的積極價值與意義,在於能落實於實際的社會情境,而對急劇變遷的教育改革環境,教育社會學界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應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四、提供專業成長的途徑
理念往往是導引行動的根本方針,而處於現今快速變遷的社會局勢中,學校教師應建構自身的教育理念,而不至於被變遷洪流所吞沒。再者,連貫前述的教育改革,將需要新專業素養的教師,諸如課程設計,以落實教育革新成效。這些皆指向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然而,以往國內學術研討會往往侷限於研究社群本身,而未能提供學校教師專業成長機會。本次研討會將開放適度名額以提供國中小教師參與機會,以期他們能藉由學術論文的討論過程中,習得更多相關知識理論,並進而建構自身的教育理念。
五、持續既有論壇的發展
基於上述四大因素,教育社會學急於尋求一個適當的學術研究與交流機會,而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正扮演起此種角色。藉此論壇將可提昇國內教育社會學的研究風氣,並可藉由論文發表來互相交流與檢證理論與觀點,以及提供對教育改革的相關建議。本次論壇將延續先前已舉辦過的十一次教育社會學論壇,繼續發揮此種的功能與精神。
貳、計畫目的
為持續提昇國內教育社會學研究水準,並加強其對教育改革之貢獻,擬舉辦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主要目的如下:
一、邀請國際級教育社會學者來台演講,引進新的教育社會學理論與觀念,以使國內的教育社會學界水準與世界同步,並激勵國內教育社會學領域的研究風氣。本次研討會擬邀請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Karl Mannheim講座教授Stephen Ball、香港韓國首爾大學Ki-Seok Kim教授以及日本東京大學佐藤學教授等三位發表專題講演,經初步聯繫結果,已獲允諾。
二、利用論文發表與討論,促進國內教育社會學者彼此間的學術交流,並培養積極正向的同儕審核(peer review)風氣,以提昇國內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水準,並提供教學與研究上的問題解決策略與實踐方案。
三、開闢青年學者論壇,提供國內研究生發表與討論教育社會學研究成果的機會,以培養未來教育社會學之研究人才。
四、經由主題討論,探討我國教育社會學的研究現況及未來發展方向,並對國內教育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五、提供教育行政人員及學校教師專業成長的機會,以提昇他們在教育改革的專業學養,以及專業的實踐能力。
參、學術研討會全名與主題
「教育改革微觀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
肆、研討會子題
子題一:微觀教育研究之理論與方法論的檢討
子題二:組織文化與過程
子題三:學校知識社會學
子題四:教師社會學
子題五:教室社會學
子題六:學生文化
伍、研討會日期:2006年5月26至27日(五、六)
陸、研討會地點: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中正堂(臺北市金華街199巷5號)
柒、研討會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教育學院、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承辦單位: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臺灣高等教育學會
贊助單位:行政院國科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財團法人臺北市賈馥茗教授教育基金會
捌、研討會參與人員:
歡迎關心教育社會學研究與改革議題之學者、政策研究者、實務工作者投稿或參與,預計參與人數為200人。
玖、研討會語言:
一、撰稿語言:中文、英文皆可。
二、會議語言:以中文為主,亦歡迎以英語發表,惟會場不提供同步翻譯。
拾、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