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忌盐与用盐的习俗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蒙古族忌盐与用盐的习俗史学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古族忌盐与用盐的习俗史学毕业论文 正文 摘要:盐本是最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但千百年来被各地的人们演化成千姿百态、千种万样的风俗,耐人寻味,值得大家一看!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之路上,世界各地对于盐的依赖渐渐演化为习俗,融入到不同民族的血液中,代代相传。蒙古族崇尚 关键字:蒙古族,忌盐,用盐,习俗 盐本是最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但千百年来被各地的人们演化成千姿百态、千种万样的风俗,耐人寻味,值得大家一看!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之路上,世界各地对于盐的依赖渐渐演化为习俗,融入到不同民族的血液中,代代相传。蒙古族崇尚盐,认为盐是食品的“德吉”(第一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族民间形成流传着许多与盐有关的习俗。 盐与祭祀 蒙古族与祭祀有关的祭品里基本忌讳放盐。如在巴林地区,年初一早晨,蒙古族人民在火盆里点燃牛粪,从太阳升起的东方开始给四周磕头,这一习俗叫“给天磕头”,磕完头,给天敬奶茶、奶食品、炒米等,叫“给天敬茶”,茶里不放盐。 蒙古人熬制“阿木斯”(稠粥)时也不放盐,肉汤里放小米或糜子米、黄油、枣等煮成的“阿木斯”(稠粥)也忌放盐。萨满祭祀时,祭品(羊)里忌放盐。在巴尔虎地区,祭祀敖包后,要进行“整羊招福”,招福人家的主人双手捧着手扒肉进行招福,招福的肉大家一起享用,招福肉里不能放盐。祭奠成吉思汗用“乌特格舒斯”(羊肉)时也不能放盐。 供佛的肉食里不能放盐。老百姓给祖先烧纸时,茶、食品里不能有盐。巴林蒙古人喝“那木仁叙鲁”(汉语意为秋天的肉汤)和吃“鄂博乐音伊得食”(汉语意为冬储肉)时,把肉的“德吉”(第一口)献给天、佛、火神、祖先,“德吉”肉里忌放盐。 盐与孕妇、产妇 在蒙古族聚居地区,孕妇需要赶远路时,要提前用红布缝制小口袋,里面放上几粒盐,并用红腰袋将其系在孕妇肚脐或腹部上。象征意思是:胎儿像重重的盐一样,重重地(牢牢地)粘在母胎上,不动胎气。 坐月子的产妇不能跟别人借盐,别人也不能向她借盐。蒙古人认为正在坐月子的产妇不净,用手接触盐,会亵渎、冒犯了盐神,死后不能被阎王爷接收,不能轮回,也没有“来世”。特殊情况下,产妇才可以接触盐。在科尔沁,产妇头晕头痛时,把盐炒热之后放进小口袋,放在产妇头顶上进行热服。产妇不吃盐或少吃盐。在鄂尔多斯,用腱子肉、茶熬汤给产妇喝,汤里不放盐。 盐与男孩尿炕 在科尔沁地区,男孩有尿炕毛病时,家长用“达布苏?贵因”(乞盐)方法来帮助他克服尿炕毛病。家长事先偷偷跟邻居或亲属商量好:我家孩子来你家乞盐时,你们就打他一下。第二天早晨,家长就让尿炕男孩拿上瓢到预约好的人家乞盐。男孩到后,主人接过瓢来装做给盛盐的样子,趁男孩不备突然将瓢扣在他的后脑勺上,然后用烧火棍敲打。一般情况下,给尿炕男孩拿的乞盐瓢大多都是破的或半拉形的,经不住烧火棍的敲打就会破碎。乞盐瓢的破碎象征着尿炕毛病不再存在。时至今日,在科尔沁地区,小孩子尿炕后,家长还会对他说“让你乞盐吧! 请盐的习俗 内蒙古地区有好多盐湖。锡盟的母亲湖、阿盟的吉兰泰盐湖、青海的柴日罕盐湖非常著名。过去,人们赶着牛车或骑着骆驼远行到盐湖拉盐,蒙古人称为“达布苏?扎拉胡”(汉语意为请盐) 请盐人到盐湖后,首先向盐湖敬献奶食品及茶的“德吉”等备好的礼物,把牛尾毛、骆驼鬃毛等放在盐湖的敖包上。请盐时忌用拉过死人(尸体)的车和铁车;不能携带肉食品进盐池;妇女和有传染病的人不能前往盐湖请盐。请盐的人到家之前,必须把路上准备吃的东西全部吃完。 盐与方言民间文学 在内蒙古民间,流传着很多在特定场合下才能说的与盐有关的话语。大人问小孩的名字,小孩子不回答时,大人就会说:“你没有名字难道叫一斗盐吗?”意思是:难道你因尿炕而不敢说出自己的名字了吗?这一说法源自上述尿炕男孩乞盐习俗。 某件事让人感觉到没有意思或未过瘾时,比喻为“没有放盐的小米汤”。过去,在科尔沁地区妇女坐月子,主要吃煮得软、水多一些的小米饭,不吃盐。这样连续吃一个月后,产妇会感到饭没有味道,很无奈。在鄂尔多斯,把没放盐的茶叫“沙拉腾?茶”(汉语译为裸茶,没有味道的茶)。把“尝鲜”或“品尝”常常说成“达布苏音乌吉胡”(汉语意为品尝咸盐)。大人逗小孩过头或某人做事过火时,会说“达布苏音合图日乐呼”(汉语意为盐重了)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之魂,在蒙古地区流传成吉思汗含在嘴里的糖掉在地上形成了盐湖的传说。 蒙古族人不借盐 日常生活中,蒙古人认为不能随意随地丢弃盐。一般情况下,不向别人借盐或不给别人借盐。如果必须借盐,借盐人不说借盐,而是把盛盐的器皿拿出来递给被借盐的人,被借盐的人也会领会借盐人的意思。在巴尔虎,亲家相互不能借盐,如果必须借盐,盐里要放干了的马粪。给别人递盐时,不能直接放在他人手中,必须先放在什么地方或什么东西上,让接盐的人自己取。科尔沁人认为直接从别人手中接盐,意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