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 中医内科 郁病 精选文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三 ) 分证论治 1 、肝气郁结 主症: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 肋胀痛,痛无定处。 兼症 :善太息,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 不调或腹胀。 舌脉: 苔薄腻,脉弦。 证机概要: 肝郁气滞,脾胃失和 治法: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代表方剂: 柴胡疏肝散加减。 加减:( 1 )应用时为了提高疗效,加郁金、 青皮、佛手。 ( 2 )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嗳气频作,脘闷 不舒者,加法半夏、生姜;若无效再用旋复 花、代赭石 ( 3 )瘀血固定或刺痛加当归、丹参、郁金、 红花 ( 4 )肝气乘脾,腹痛、腹泻可用痛泻要方。 ( 5 )妇女出现乳房胀痛,橘叶、炒王不留行; ( 6 )大便有不尽之感,加薤白。 ( 三 ) 分证论治 2. 气郁化火证 主症: 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目赤耳鸣。 兼症(肝火): 口苦而干,或头痛,或嘈杂 吞酸,大便秘结。 舌脉: 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机概要: 肝郁化火,横逆犯胃 治法: 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剂: 丹栀逍遥散加减。 加减:( 1 )肝经火热较甚,口苦,大便 秘结者,龙胆草、大黄(芦荟)泻热通 腑。 ( 2 )肝火犯胃,肝胃不和,口苦,嘈杂吞 酸合用左金丸清泻肝火,降逆和胃。 ( 3 )肝火上炎,头痛,耳鸣,加菊花、钩 藤清热平肝;伤阴,舌红少苔,加生地、 麦冬 ( 三 ) 分证论治 3. 痰气郁结证 主症: 咽中如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吞之不 下 兼(肝郁气滞)症状: 精神抑郁,胁肋胀满 舌脉: 苔白腻,脉弦滑。 证机概要: 气郁痰凝,阻滞胸咽。 治法: 疏肝理气,化痰解郁 代表方剂: 半夏厚朴汤加减。 ? 舌苔白腻 加减:( 1 )可加玄参、浙贝母、桔梗、海浮 石等顺气化痰。 ( 2 )痰郁化热,烦躁口苦,舌红苔黄者,加黄 芩、黄连、瓜蒌、胆星清热化痰;也可用温 胆汤加减; ( 3 )服药时也可口含溢津散(川贝、风化硝)。 ( 4 )如为慢性咽炎患者,可用银花、麦冬、胖 大海、木蝴蝶,代茶饮。 ( 三 ) 分证论治 4. 血行郁滞证 主症: 精神抑郁,性情急躁,胸胁疼痛。 兼症(气滞血瘀)症状: 头痛,失眠,健忘, 或身体某不发冷或发热感,女子月经不调。 舌脉: 舌紫暗,或由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证机概要: 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气滞血瘀。 治法: 理气解郁,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 血府逐瘀汤加减。 ? 舌 紫 暗 郁证 中西医结合学院 常风云 病名释义: ① “ 郁”指病机: 是气机郁滞的意思。 “郁”有积、滞、蕴结之义。《医经 溯洄集 · 五郁论》 “ 郁者,滞而不通之 意。” ②“郁”指病因: 因郁而病的意思。是 指由情志抑郁所导致的多种病证的总 称。《古今医统大全 · 郁证》 “ 郁为七 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 多端。” “ 鬰” 一、概述 1. 郁证定义 2. 古今郁证的区别 3. 历史沿革 4. 范围 一、概述 1. 定义 郁证是由于 情志不舒 、 气机郁滞 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 部满闷、胁肋胀痛,或 易怒喜哭 ,或 咽 中如有异物梗塞 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一类病证 。(又有脏躁、梅核气等病 证)。 2 .古今郁证的区别 (广义) 明代以前属于古代的郁证,其范围十分 广,六淫、七情、痰、食、瘀等所致的 疾病,都属于郁。 明代以后才以 情志之郁 为主要内容。如 《景岳全书 · 郁证》说:“凡诸郁滞,如 气血食痰,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 腑,一有滞逆,皆为之郁。” 一、概述 2 .古今郁证的区别 (广义)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古今郁证作了 鉴别,说:“邪不解散,即为之郁 …… 今所辑 者, 七情之郁居多,如思伤脾,怒伤肝之类 是 也。其原总由于心,因情志不遂,则郁而成病 矣。” 明代以前是广义的郁包括外感,明代以后是狭 义的郁,以情志之郁为郁证的主要内容 。 一、概述 3. 历史沿革 《内经》无郁证的病名,但有 五气之郁 和治法。 《素问 · 六元正纪大论》说:“郁之甚者, 治之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 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本治疗法则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 木 郁达之 被后世医家所推崇。 一、概述 3. 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有郁证的 脏躁 及 梅核气 的 证治。《金匮要略 ·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 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