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 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VIP

2019年12月2日 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2019年12月2日 鉴赏诗歌的形象 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9年中考湖北黄石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B (2)同意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身处“胡天”,二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不同意的理由是认为此句是实写,是作者所见。当然两个方面兼顾也可以。 【试题分析】 1.(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B项,能体现边塞神奇壮丽的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物。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中的形象的理解。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据此作答即可。 分析现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分析现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是理解诗歌情感主旨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进行分析。 意象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表达的,因而,弄清意象的字面意义是理解其深层意义的第一步。 2.结合生活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 诗歌中的意象许多是生活中的形象的再现,是作者对生活的凝练概括、深刻理解。因此,要准确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就必须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感知,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去感知意象的内涵。 3.关注意象内涵的多层面性。 诗人总是依据自己的表达需要,选取意象的某一层面来抒发自己的情思。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时深入体会,分析具体语境中诗人选取意象的侧重面,从而准确把握意象的内涵。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请结合具体词语分析白雪的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③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本诗写于1279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北京),途经金陵(南京)。此时南宋已亡,金陵已被攻破四年。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之称。③元:同“原”。 2.下列对诗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国破家亡的不幸者形象。 B.留恋战败前美好生活的凄惨者形象。 C.空怀复国壮志者形象。 D.虽处境悲凉,却坚贞不屈的爱国者形象。 3.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出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突出诗人的无限悲恨和无尽惆怅。 B.颔联“元无异”和“半已非”形成巨大反差,揭露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表现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 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无处栖身。 D.尾联与《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4.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5.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赠孟浩然 李 白 吾爱孟夫子①,风流②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③,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夫子:古时对有学问男子的称呼。②风流:指孟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③红颜:少壮时脸色红润。轩冕:轩指华丽的车,冕为贵族帽,合用泛称官爵。④中圣:三国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