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耕作学复习思考题2016.06.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耕作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是指作物在区域或田间上的分布。 泛指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质与能量的来源。 翻耕是世界各国采用最普遍的一种耕作制度,主要工具是 。 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 为中心的的综合技术体 系。 首先要服从农业生产的目标, 其次决定于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 的可能性。 土壤耕作的任务有 ,创造深厚的耕层与适宜的播床,翻埋残茬、 肥料和杂草,消灭病虫害。 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吻合程度。 氮素循环的输入途径包括生物固 N 和 。 是指在同一田块一季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是适应原则、协调原则、经济原则 和 。 二、判断题 中性作物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一年四季均可开花结实 我国日照时数最多的中心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内蒙西部、宁夏、甘肃北部、 柴达木盆地和西藏西部地区。 ( ) 种植指数表示耕地利用程度的高低, 即全年某种作物播种面积占播种总面积 的百分比,传统上也称复种指数 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包括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熟制;发展了适于 机械化的耕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养地制度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 ) 只要实行轮作换茬就能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当休闲年限在三年以上并占到整个轮作周期的 2/3 以上时,这种土地利用方 式就称撂荒 边行优势在高肥密植条件下,水肥条件改善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而在低肥稀植条件下,改善光及 CO2供应条件则成为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作物配置 资源 犁 土地生产力 作物布局 调整耕层三相比 作物生态适应性 化肥、有机肥 投入 单作 持久原则 √ √ × √ × × × 双季稻连作主要分布在南方稻区和东北平原。 ( ) 常规耕作的优点主要有:能够创造适宜的一定深度的耕层,控制杂草,防治病虫害,根茬肥料的翻埋 温室效应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 ( )  × √ √ 三、单项选择题 以下作物是喜温作物的是( )。 下列选项中耐连作作物是( )。 麦 - 玉复种连作制主要分布在( )。 以下作物是宜酸性的是( )。 以下( )方式计入复种指数的计算之中。 以下是长日照作物的是( )。 年平均气温为( )时,是二年三熟区与 套作二熟区的最适温度是。  冬小麦 油菜 水稻 茶 烟草 番茄 蚕豆 棉花 南方稻区 黄河流域南部平原区 东北平原地区 辽东半岛 .甜菜 .水稻 .高粱 .棉花 .间作 .混作 .套作 .连作 水稻 玉米 小麦 甘薯 A.8℃以下 B.8 ~12℃ C.12 ~16℃ D.16 ~20℃  C D B B C C B 下列不属于连作障碍的是( )。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表土耕作的是( )。 下列作物不耐连作的是( )。 下列关于间混套作的农业技术中,错误的是 ( )。 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描述 不正确的是( )。  .土壤物理性状恶化 .有毒物质积累 .提高土壤肥力 .病虫草害加重 耙地 耱地 中耕 翻耕 .小麦 .玉米 .水稻 .大豆 作物的植株和生育特征相互补充 经济效益应高于单作 选择生态位相差不大的品 种 促进早熟早收 土地资源急剧减少 土壤质量显著退化 水资源质量明显劣化 冬春季气温降低  C D D C D 四、简答题 什么是种植制度?主要包 种植制度:一个地区(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 括哪些内容? 方式的综合。 主要内容包括: ( 1)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和配置的总称。 作物组成包括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等,配置是指作物在区 域或田地上的分布。 ( 2)种植方式:包括复种、间作、套种、混作等多熟种植方式 以及轮作、连作等。 ( 3)熟制:即同一块农田上一年之内种植作物的季数。 影响茬口特性的有哪些因1. 时间因素:前作收获和后作播种、移栽季节的早晚,是茬口季 素? 节特性的表现。 2. 生物因素:——包括作物生育本身特性、病虫杂草和土壤微生 物区系及活动等。具体包括:覆盖度、作物根系生长特点、有机 物和养分的平衡及生物种群等。 3. 耕作栽培措施 : 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采取的各项农业技术措施, 轮作制定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我国耕作制度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简述我国多熟种植的发展方向。 举例说明土壤耕作的类型。 简述耕作制度历史演进的阶段。 什么是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简述耕作制度发展的规律。 为什么生产上还存在着大量的连作? 什么是熟制?举例说明如何衡量耕地的利用程度。  如土壤耕作、施肥、灌溉、施农药等对作物茬口特性形成有深刻影响茬口特性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后茬作物的生长上。 确定轮作的种类、数目和轮作面积; 确定每一轮作中适宜的作物和面积; 确定轮作周期的年限; 确定作物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