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讲座 PPT课件 (漫谈“语文课”等15个)5[文字可编辑].ppt

高中语文讲座 PPT课件 (漫谈“语文课”等15个)5[文字可编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 (一)修辞手法 比喻 描绘事物特征,印象鲜明深刻,深入浅出易懂。 夸张 突出本质特征,表达强烈感情,增强语言感染力。 拟人 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趣,给人深刻印象。 借代 借用相关事物,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事代情。 对偶 结构整齐有节奏,吟诵便有音乐美,对比映衬或补充。 排比 一气呵成节奏强,长于抒情增强势。 反复 写景抒情增强感染力,承上启下强调层次感。 反问 问而不答,答在问中,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设问 自问自答引思考,读来更有说服力。 32 ■ 2008 年安徽卷 史铁生\我与地坛 16.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4 分)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 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答案】( 1 )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 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2 )运用对比的手法,使日 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深刻印象;( 3 )运 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语言赏析角度 首选修辞手法 兼顾表现形式 结合具体内容 点明作用效果 33 (二)表达方式 包括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其中叙述、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关于叙述,主要关注叙述的方式与角度。 叙述方式有:顺叙,能按某一顺序 ( 时间或空间 ) 较清 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 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 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 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指叙 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倒叙) 电影《阿甘正传》 (插叙) 34 叙述的角度。叙事的角度就是记叙者(文章作者)记 叙的观察点、立足点,即通常所说的人称,第一人称:叙 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 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 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第一 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 自由表达思想,真实生动感人。 第二 人称 直面呼告抒情,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 人称 客观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 反映灵活自由。 35 ■ 2010 全国卷Ⅰ\灯火 16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6 分) 【答案】:第一、二人称兼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 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叙述是指作者用对话 的形式进行描述的笔法。作者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 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 ■ 2011 湖南卷\想飞 17. 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4 分) 【答案】: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② 有利于作者对不想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 飞的痛苦。 结合具体文本 不要纯套术语 先答形式作用 再答内容作用 36 关于描写。包括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人物对话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 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 一种特殊的效果;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 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环境、场面描写,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 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描写的角度包括远近、动静、虚实、俯仰、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等。 37 ■ 2011 广东卷\严冬海猎 16 .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 的描写意图。( 4 分) 【答案】 开头部分:( 1 )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海面、海肚天, 交待了故事的地点 —— 海边。夕阳、暮霭,交待了时间。( 2 )渲染 冷寒的气氛,为故事的开展做好铺垫。“硕大无朋的冰块”“严寒的 海面”“怕冷的夕阳”“几十年未遇的寒流”“冷冷清清”渲染了一 种冷寂的气氛,为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暗示少年正是因为生活所逼 不得不下海,烘托出少年坚强的性格。 结尾部分:深化小说的主题。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 摇篮的母亲”,来衬托少年完成海猎之后家庭的宁静快乐,揭示出这 一家庭备受生活苦难折磨的生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