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礼记》二则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doc

22《礼记》二则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 《礼记》二则 第 1课时虽有嘉肴 1.了解关键白话词语,朗诵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办法。 3.了解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道理,知道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珍宝,是才智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 书” — —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五经” — — 《周易》 《尚书》 《诗经》 《礼 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全国,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 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咱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知咱们要 勤于研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咱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 富有”教育咱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 ? 可见, 《礼记》影响之深广。今日,就让咱们走进 《礼记》,领会为学之道。 二、教育新课 方针导学一:把握布景,疏通课文辞意 1.布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 编。 2.分类堆集,疏通辞意。 (1)正读音 嘉.肴.(ji ā y á o )自强.(q i ǎ ng)兑.命(yu è) 学.学半 (xi 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 (即使 ) ②弗.食(不 ) ③不知其旨.也 (味美 )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 ⑤虽有 至.道.(最好的道理 )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 (3)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嘉肴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 ②弗食,不知其旨 .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清晰:即便有甘旨的菜肴,不亲身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便有最好的道理,不 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优点。 ②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清晰:因而只需学习今后才知道自己的缺乏,教育今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育相长也。 清晰:知道缺乏,然后才干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干自我勉励。 方针导学二:协作探求,清晰文章宗旨 1.最初“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效果? 清晰:从不和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念做衬托。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论证思路 ) 清晰:本文首要论说了教育相长的道理。 在论说时先以“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继而引进“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从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阐明,最 后归结到“教育相长”这个定论。 3.从学习的视点,“教育相长”能够给咱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历,谈谈你的 观念。 清晰: 只需学习今后才干知道自己的缺乏, 教育今后才干知道有困惑。 教和学是相辅相 成、相互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一起前进。 4.“教育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联系? 清晰:相同点:两者都着重了“教”是学习、前进和前进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阐明教和学的联系:二者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一起前进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首要观念。后者则只从教的视点来阐明,将学 的部分暗含其间,说得宛转含蓄,是对前者的弥补证明。 二者联系: 前者是全文的观念, 后者是引证论据来弥补着重观念的, 二者并非并排联系, 而是主从联系。 三、板书规划 教育自身是一个双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 高效快捷地获取常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加,教师的教育活动 可取之处 便不得发挥,得不偿失。就像《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 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仅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 已,这节课上咱们师生做到了一起学习一起前进。 字词根底整理中,部分同学对古今异义词的了解和回忆不 缺乏之处 够,在讲堂发问环节中有点跟不上,这个需求安置相应的操练, 争夺在学习过程中消化吸收。 第 2 课时 大路之行也 1.堆集白话词汇,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古人勇于打破实践纠缠、斗胆寻求抱负的精力和才智,树立远大的抱负,为人 类谋福,做一个真实的社会人。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 2000 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好的幻想,从孔子的全国归仁、近悦远 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大众“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调和、 群居和一、 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 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安稳调和的美好蓝图。 今日咱们学习 的《大路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抱负社会。 二、教育新课 方针导学一:朗诵课文,开端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知道字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