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粉饰现状及对策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财务报表粉饰含义及危害 1. 财务报表粉饰的含 财务报表粉饰是会计主体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赋予的自由裁量 对交易事项作出非公允的表达,利用变通手段来装饰、美化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 果、现金流量,是一种钻空行为,它类似于西方学者提出的 “创造性会计”这一概念, “创造性会计”指没有道德观念的报表编制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技巧,通过合法的途 径人为掩饰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制造假象,误导投资者决策的一种会计 处理方法[1] 。而虚假财务报告即作假,它与财务舞弊是同一概念,是指企业当局伪造 或隐瞒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使财务报告所陈述的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其 实质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自利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2]。 2. 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 尽管财务报表粉饰不等同于虚假财务报告,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报表粉饰没有危 害。事实上,财务报表粉饰必然引起会计信息的失真,两者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因 此财务报表粉饰极具危害性。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 首先,财务报表粉饰会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效力。政府的宏观调控离不开经济信 息,这些经济信息大部分为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载体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失 真的经济信息将影响有关国民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必然影响 凭以制定的国家发展计划、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第二, 财务报表粉饰将误导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打乱经济活动的秩序。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的正常发挥,必须是以真实的信息为前提的。虚假的会计信息将必然会给市场以误导, 其结果是资源从不该流出资源的企业中流出,资源流入不该流入资源的企业,增量资 源注入了不该注入资源的企业 [3] 。 粉饰过的财务报表给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蒙上了一层 “面纱”,使得许多 投资者不能识别企业经营状况的 “庐山真面目”,从而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严重损 害投资者的利益。另外,企业对财务报表的粉饰,同样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明确 借款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信等级,将贷款发放给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导致银行的不 良贷款增加,甚至形成了大量的呆帐、死帐,最终将构成我国一大金融隐患。 1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 企业财务报表粉饰作为一种不违背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钻空行为,各会计主体 对财务报表的粉饰仅限于会计准则所允许的选择权范围内。也就是说,只要会计政策、 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就会利用其进行财务报表的粉饰。尽 管各个企业财务报表粉饰的方法不尽相同,且越来越呈现出隐蔽化的特点。但其惯用 手段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 通过会计政策变更可以实现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变更 这一特征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以达到其粉饰目的。从实务中看,使用会计政策变更来粉 饰财务报表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折旧政策的变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与会计政策相比,会计估计具有更大的不确 定性,某些企业正是利用这种不确定性,人为地调节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 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其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变更对企业 财务报表的粉饰更为典型 [4] 。 2. 滥用会计谨慎性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求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符合谨慎性原则,谨慎性要求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和 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这要求企 业具备一定的谨慎性。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应有 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谨慎性原则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能避免虚记资产和浮夸利润,从而保护投资者 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粉饰财 务报表的工具。减值准备的计提最明显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5] 3. 利用会计准则不健全这一“软肋” 我国会计准则几经修改,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一些方面仍不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