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
TZ×××-2007
客货共线铁路
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报批稿)
2007-××-××发布 2007-××-××实施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发布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客货共线铁路
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报批稿)
TZ ×××-2008
主编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施行日期:2008 年 月 日
2008 年· 北京
前 言
本技术指南是根据铁道部《关于编制 2006 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
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5]1062号)的要求,在《铁路桥涵施工
规范》(TB10203-2002)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技术指南在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我国铁路建设的经验和教
训,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为依据,重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方法、
措施和质量控制目标作出了规定,反映了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
新工艺、新方法,突出了客货共线铁路的技术特点。本技术指南是客
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根据铁道部《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铁建设[2004]143
号)关于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调整的要求,为鼓励技术创新、促进
技术进步,指导施工企业根据自身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市场定位
的需要制定技术要求更高、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为具体的企业标准,
编制了本技术指南,今后铁道行业将不再发布新的施工规范。
本技术指南共分 21 章和 11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
施工准备、施工测量、地基处理、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墩
台、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预制、桥位制梁、钢桁梁架设、结合梁、预
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拱桥、涵洞、既有线桥涵顶进、防水层和沉降缝、
桥梁支座、桥面及附属结构、环境保护等。
在执行本技术指南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
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
关资料寄交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迎泽大街 269 号,邮政编
码:030001),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羊坊店路甲8
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技术指南由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技术指南主编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技术指南参编单位: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本技术指南主要起草人:原郭兵、常乃超、薛吉岗、吴仁友、
刘志江、赵德学、王 金、马建国。
目次
1 总则
1.0.1 为统一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加强施工管理,
保证施工质量,制定本施工技术指南。
1.0.2 本指南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200km/h 及以下的标准
轨距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的施工。
1.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应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提高结
构耐久性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节约土地,应加强
对农田水利、文物和风景区的保护,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并做
到安全文明施工。
1.0.4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中,应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
设备、新材料、新检测方法。当采用未列入本技术指南的新技术、新
工艺、新设备、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