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您的订单提交后 , 我们的客服人员会尽快跟您取得联系 , 确认 订单 姓 名 : * 电 话 : * 产 品 : E-Mail: 请填写有效 E-mail (可 以不填) 送货地址 : * 请填写详细的送货地 址 确 认 重写 2. 针对性原则 资深广告人魏特?哈布奈斯说过:“伟大的广告一定不只照亮了天空,它还要 击中目标。”这里所谓的“击中目标”,就是说的广告创意的针对性原则。 从技术上而言,网络广告可以更加到位的实现针对性原则。 由于技术上的优势,网络广告在创意上更应该体现针对性原则。 例如:新浪网娱乐频道首页登出一条横幅广告,内容是关于一场模仿秀的,在 广告创意上就很好的运用了针对性原则。(见下页) 超级模仿秀活动的网络广告 2. 针对性原则 广告中用到了两个人物形象 —— 芙蓉姐姐和周杰伦 。前者是网络的大 红人,后者是娱乐界明星,对于他们,多数年轻人都很熟悉,而模仿秀活 动的目标参与者主要就是年轻人。 ? 3. 独创性原则 – 即广告创意富有新意和想像力,新颖、独具匠心。 – 独特的广告创意具有最大强度的心理突破效果,鲜明 的个性会触发人们强烈的兴趣,会在受众脑海中留下 深刻的印象,形成长久的记忆。 – 图 7-3 的广告运用富媒体广告技术,设计元素和色调 与产品网站的保持一致,采用中国画的水墨风格并且 以画轴为载体,用卷轴展开表现内容,富有新意。 二、网络广告创意原则 第七章 第一节 二、网络广告创意原则 图 7-3 网络广告创意的独创性原则 第七章 第一节 ? 4. 实效性原则 – 实效性规范的是广告的理解性和相关性,理解性即易为受 众接受,创意时要组合各种信息符号元素,在“新颖”与 “可理解”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使广告新颖独创;相 关性指广告创意中的意象组合和广告主题内容的内在联系。 二、网络广告创意原则 图 7-4 网络广告创意的实效性原则 第七章 第一节 ? 5. 简洁性原则 – 简洁并非易事,简洁是一种境界和追求,更是一种能 力。 ? 6. 互动性原则 – “互动”指双方“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互动性是 网络广告最突出的特点。 – 网络广告不再是单纯的信息发布与接收,浏览者可以 即时参与其中,直接反馈广告效果。 – 图 7-6 、 7-7 的广告是 / 的 Flash 系列游戏广告,只要达到一定积分,便可在该网站上 获得相应的折扣。 二、网络广告创意原则 第七章 第一节 二、网络广告创意原则 图 7-6 网络广告创意的互动性原则 (1) 第七章 第一节 二、网络广告创意原则 图 7-7 网络广告创意的互动性原则 (2) 第七章 第一节 ? 7. 共鸣性原则 – 好的广告创意能引发受众的思考。尤其是公益类广告。 ? 8. 延展性原则 ? 好的广告创意有着明确的策略支持,可延伸为系列 广告或可使用多年。 ? 9 、趣味性原则 – 趣味性能强化广告的主题,提高受众的感知兴趣,增加 感知深度。 三 网络广告创意的战术 坦诚布公式是指在广告中,客观公正地将自己的产品性能及特点传达给顾 客。坦诚布公式这种战术一般可以通过两种表现方法来实现。 ⑴产品展示法: 即借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比如物理、化学方法进行产品性 能检测等,使人们可以客观、直接地看到产品的特性。 ⑵名人导向或权威导向法: 为了达到客观性与说服性,利用名人效应和权威 效应是可取的。 战术 一、坦诚布公式 耐克 网络横幅广告 名人导向 耐克 网络横幅广告 名人导向 说服感化式是指在战术上先制造悬念或给予某种诱惑,再诱导消费 者产生购买行为的方法。 ⑴ 悬念式 说服感化可以使用一些悬念来达到说服的效果: 战术 二、说服感化式 诺基亚 悬念式网络广告 ⑵诱惑式 说服感化还可以通过给予某种诱惑来实现诱导消费者购 买行为的目的。这里的诱惑诱包括利益诱惑、情感诱惑等手段。利益诱 惑是抓住消费者注重自身利益的心理特点,注重宣传网络广告产品能给 他带来的好处。 中国工商银行 新浪网 诱惑式广告 战术 二、说服感化式 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商品前,一般都愿意先进行比较,再决定如何选择 购买。针对消费者的这一“货比三家”的心理,在网络广告中可以运用相 应的广告战术。 在传统媒介做广告,提供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往往因各种限制而不容易 实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