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肘后备急方》读书笔记
1.1 天花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有如
下描述:“此岁有病时行, 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
白浆,随决随生。
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后,疮瘢紫黯,方灭。此恶毒之气也。世
人云,元徽四年,此疮从西东流,遍于海中……以建武(公元 25~55 年)
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其义是说该年有一种流行病,发病
时,不多久从头到脚,全身 出一个个像火疮那样的大疮,疮里满是
白色的脓浆,这些疮,此起彼落,旧的溃破,又 出新的,治疗如不及
时,严重者会死亡,治好的则会留下紫黑的疮疤。这种病于东汉建武
年间(公元25~55 年)在南阳的战争中,从俘虏中传染得来,名叫“虏
疮”。据考证[1]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花病”记录,且是对天花发疹的顺
序、形态、预后及诊后表现都有描述的记载。
1.2 脚气病葛洪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脚气病,在《肘后备急方・治
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第二十一》中有:“脚气病之,先起岭南,稍来江东,
得之无渐,或微觉疼痹或两胫小满,或行起忽屈弱,或少腹不仁,或时
冷时热,皆其候也。不即治,转上入腹,便发气上,则杀人。”文中所述
“脚气病”即现代医学中的维生素 B1 缺乏症。现代医学将脚气病分为
3 种类型:一种是湿性渗出型脚气,症状是两腿浮肿、浮水;第二种是(神
经型),症状是患者皮肤有麻痒的感觉,甚则“脚溺”不能行走,就是葛
洪说的“行起忽弱,微觉痛痹” ;第三种是心脏病型脚气病,这类患者常
出现水肿,不及时治疗,病邪则上攻而影响心脏危及生命。上文“不即
治,转上入腹,便发气,则杀人”,与现代医学脚气病症状和危害性描述
相符。
1.3 恙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中有:
“山水间多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在水
中著人。及阴雨日行草中,即著人,便钻入皮里。”其诊法“初得之,皮
上正赤如小豆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过三日之后,令人百节
强,疼痛寒热,赤上发疮,此虫渐入至骨,则杀人”。现代研究:恙虫病
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了一种叫做“东方立克次氏体”的病原
体引起的。而研究发现东方立克次氏体是无法侵袭人体的。它需要一
种媒介的帮助,就是恙虫。恙虫的幼虫叫恙螨,恙螨有好几百种,其中
只有颜色发红的红恙螨和地里恙螨传播恙虫病。这种恙螨,葛洪在当
时就发现了,称之沙虱。葛洪在他的另一部著作《朴子・内篇・登涉》中
描述沙虱说:“其大如毛发之端,初著人便入其皮里……可以针挑取之,
正赤如丹。”据考证[2],这是世界上对恙虫病最早的认识和记载。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患腰胁痛诸方第三
十二》中有:“治肾气虚衰,腰脊疼痛,或当风卧湿,为冷所中,不速治,
流入腿膝,为偏枯冷痹,缓弱,宜速治之方。”此文中葛洪明确指出该
病为本虚标实证,以肾气虚在先为本,风寒湿邪后入侵为标。症见初
为腰部疼痛,然后转移至臀和下肢,致下肢发生疼痛,最后发展到肌
肉萎缩行动不便。这些描述与后世对腰突主要病因的论述相吻合:积
累劳损致肝肾不足,或伴风寒湿邪侵袭(受凉)致病。据考证这是世界
上最早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记载。葛洪对上述四种疾病的记载,
反映了当时医疗技术的认知水平,其对“天花病”、“脚气病”、“恙虫病”
的认识为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对“腰椎
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反映了当时对骨伤科慢性病认识的最高
水平,为后世更好地诊疗该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术之最
2.1 最早的导尿术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
“治,不得小便方” 中记载 :“细末雌黄,蜜和丸,取如枣核大,内溺孔中,
令入半寸,亦以竹管注阴,令痛朔之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尿术记
载。此法比传统认为孙思邈《千金方》中的葱管导尿术还早 250 多年。
2.2 最早的洗胃术葛洪在“治食野葛已死方” 中最先运用了洗胃术,
“以物开口,取鸡子三枚,和以灌之,须臾吐野葛出”。这是世界上最早
的洗胃术记载。
2.3 最早的疮痈引流术在《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
中有“毒病下部,生疮者……深导之,又方生漆涂之,绵导之”,“又方煮
桃皮,煎如饴,以绵导之”。据考证这是最早提出的引流之法。
2.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