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学基础
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简史:(1)流行唐末宋初,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2)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创建了儿科五脏辩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3)明,万全,字密斋,a.倡导“育婴四法”——“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 b.在朱丹溪学术思想基础上提出,“三有余,四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4)陈复正,字飞霞,《幼幼集成》。将指纹辩证方法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2、小儿年龄分期(选):①胎儿期:从男女生和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断脐;②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到生后满28天;③婴儿期:出生28天至1周岁,也叫乳儿期;④幼儿期:1周岁后到3周岁;⑤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7周岁,也叫幼童期;⑥学龄期:7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一般女12岁,男13岁);⑦青春期: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18~20岁。
3、小儿体重推算公式(选): 6个月 体重(kg)= 出生时体重 + 0.7 × 月龄
7 ~ 12个月 体重(kg)= 7 + 0.5 ×(月龄 —6)
1岁以上 体重(kg)= 8 + 2 ×年龄
4、 小儿身高(选):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2岁至12岁儿童身高
身高(cm)=70+7x年龄
头围(选):足月儿出生时头围约为33~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约为54~58cm
胸围(选):初生儿约为32cm。1岁时约44cm,接近头围,2岁后胸围渐大于头围。
感知发育(选)(1)视觉:2~3个月出现头眼的协调运动,4~5个月认识母亲面容,初步分辨颜色(2)听觉:3个月出现头转向声源,6个月对母亲的语言有明显反应,1岁听懂自己的名字,4岁听觉发育完善(3)味觉与嗅觉:4~5个月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很敏感,6个月分辨香臭(4)皮肤感觉:3个月区分水温差别(5)知觉:5~6个月有手眼协调动作,1岁末有时间和空间知觉,3岁能辨上下,4岁辨前后,5岁辨自身左右,4~5岁有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时间概念,5~6岁能区别前天、后天。 运动发育:(1)粗运动:1个月睡醒后常做伸欠动作,2个月扶坐或侧卧时能勉强抬头,4个月可用手撑起上半身,6个月能独坐片刻,8个月会爬,10个月可扶走,12个月能独走,18个月能跑步和倒走,24个月会跳,36个月会骑三轮车 (2)精细运动:3~4个月可自行玩手,5个月手眼协调,5~7个月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指东西,12~15个月学会用匙,乱涂画,18个月能摆放积木,2岁会翻书,3岁会简单穿衣
小儿生理特点(简单):①脏腑娇嫩,行气未充;②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①发病容易,传变迅速;②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问诊:(1)问年龄(2)问病情 = 1 \* GB3 ①问寒热 = 2 \* GB3 ②问出汗③问头身④问二便⑤问饮食⑥问睡眠(3)问个人史①胎产史②喂养史③生长发育史④预防接种史⑤家族史⑥疾病史
儿科治法概要(选):P32
婴儿喂养: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
新生儿疾病
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主要特征,因产生原因与胎禀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
鉴别诊断(简答)
1)、生理性黄疸:①足月儿大多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②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迟可延迟到3~4周;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症状。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天增加超过85μmol/L)、程度重(足月儿总胆红素超过221μmol/L,早产儿总胆红素超过257μmol/L)、消退迟(超过2~3周)或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总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遗留后遗症。①黄疸伴有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为溶血性黄疸。②黄疸伴有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不哭、体温不升或有波动,多为败血症。③黄疸伴有消化道症状,血清胆红素有波动,多考虑新生儿肝炎。④母乳性黄疸多在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