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晋代葛洪著《肘后救卒方》,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方法。
2.唐代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
3.骨折:由于外力作用破坏了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
骨折的并发症
早期:①外伤性休克②感染③内脏损伤④重要血管损伤⑤缺血性肌挛缩⑥脊髓损伤
⑦周围神经损伤⑧脂肪栓塞
中晚期:①坠积性肺炎②褥疮③尿路感染及结石④骨化性肌炎⑤创伤性关节炎
⑥关节僵硬⑦缺血性骨坏死⑧迟发性畸形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全身:①年龄②健康
(2)局部:①断面接触②断面血供③损伤程度④感染⑤固定和运动
骨折的治疗 :复位和固定
复位的标准:①对位:指两骨折端和接触面
①对线:指两骨折端的纵轴上的关系
(1)解剖复位:①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②稳定、早练功、愈合快、功能好
(2)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能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①对线:骨折旋转移位心须完全纠正,成角移位(有条 件)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可改造)成人10°小儿15° ②对位:干骨折至少达 1/3 干骺端骨折至少达 3/4
③长度:儿童缩短 2cm 成人缩短 1cm
4.脱位:又称脱臼或脱骱,指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的位置,发生关节功能障碍者。(脱位特有体征:①关节畸形②关节盂空虚③弹性固定)
脱位的并发症:1:关节僵硬2:骨化性肌炎3:骨的缺血性坏死:4:创伤性关节炎5:感染
5.筋伤:中医学筋伤的范畴较为广泛,由于扭转、闪挫、切割以及劳损常使筋络、筋膜以及韧带、软骨等受伤或组织退变等,均属筋伤的范畴。现代骨伤科临床则将软组织损伤分为扭伤、挫伤、裂断伤、撕脱伤和碾挫伤等。
6.按损伤性质分类:急性损伤、慢性损伤
按受伤时间分类:新鲜损伤、陈旧损伤
按损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复合性损伤
7.肢体长短测量方法
(1)上肢长度: 从肩峰至桡骨茎突(或中指尖)
(2)上臂长度: 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3)前臂长度: 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
(4)下肢长度: 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踝下缘(骨盆骨折髋部病变时用之)
(5)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
(6)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
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测量法:①中立位0°法(最常用)、②邻肢夹角法
8.肘三角(又称Hutter线与Hutter三角):正常情况下,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屈曲时,三者成一等腰三角形。肱骨髁上骨折时,三者关系不变;肘关节后脱位或肱骨内外上髁骨折时,三者关系改变。
9.肌力评级标准 目前通用的是Code六级分法:
〇级:肌力完全消失,无活动
Ⅰ级:肌肉能收缩,关节不活动
Ⅱ级:肌肉能收缩,关节稍有活动,但不能对抗肢体重力
Ⅲ级:能对抗肢体重力使关节活动,但不能抗拒外来阻力
Ⅳ级:能对抗外来阻力使关节活动,但肌力较弱
Ⅴ级:肌力正常
夹板固定:骨折复位后选用不同的材料,如柳木板、竹板、杉树皮、纸板等,根据肢体的形态加以塑形,制成适用于各部位的夹板,并用扎带系缚,以固定垫配合保持复位后的位置,这种固定方法称为夹板固定。
夹板的材料与性能:1:可塑性
2:韧性 3:弹性 4:通透性与吸附性 5:X线穿透性
压垫(又叫固定垫)1:分类:平垫,梯形垫,高低垫,抱骨垫,葫芦垫,横垫,塔形垫,合骨垫,分骨垫,大头垫
2:压垫放置方法
一垫固定法:直接压迫骨折片或骨折部位
二垫固定法:适用于侧方移位的骨折
三垫固定法:适用于成角移位的骨折
扎带:上肢骨折扎三条扎带,下肢四条,依次捆扎中间,近端,远端,缠绕两周后打活结扎在前侧或外侧夹板上。
夹板固定适应症:1:四肢闭合性骨折经手法整复成功者
2:关节外及关节内骨折经手法整复成功者
3: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闭合处理者
4: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
禁忌症: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或难以固定的骨折
3:肿胀严重伴有水疱者
4: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端血运差或有血管损伤者
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①抬高患肢,消除肿胀
②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情况(尤3~4天内),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③询问骨骼突出处有无疼痛感,防止压迫性溃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