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中毒分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措施 家庭自制发酵豆谷类食品,应注意制作前的加热灭菌和制作中的防污染; 贮存较久或发酵后的食品,能回锅的应尽量回锅加热后食用。 罐头盒鼓起及色、味改变者,必须煮沸后丢弃。 肉毒毒素也是一种重要的毒素战剂和生物恐怖剂,肉毒毒素可被恐怖分子制成生物武器,以气溶胶方式传播,广泛污染饮水、粮食及器物,如不及时处理,可造成集体中毒。 当怀疑受到以肉毒毒素制造的生物武器攻击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外毒素—肉毒毒素所致的中毒性疾病。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又称肉毒梭菌、肉毒杆菌、腊肠杆菌。 肉毒中毒分类 食物源型肉毒中毒 创伤型肉毒中毒 婴儿肉毒中毒等。 肉毒梭菌是可形成芽胞的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为其自然居留场所,动物肠道内容物、粪便、腐败尸体、腐败饲料及各种植物中都经常含有。 肉毒梭菌厌氧生长,能长久在土壤、泥土中生存,在一些草食动物肠道内生存,仅在特定情况下在肠道大量繁殖。 菌体在不良环境下生成芽胞,芽胞对环境的适应力极强,耐热、耐干燥,一般的灭菌方法如煮沸、紫外线照射等均不能杀灭。一旦环境适合其生长,特别是食物被芽胞污染后又有厌氧的生活环境,就能从芽胞状态转变成繁殖体而大量孳生并产生毒素。 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按免疫学上的差异可分为A、B、C、D、E、F、G 七个型别,能够引起人类中毒的主要型别为A、B、E、F 型,而C型和D型在野鸟和家禽或家畜中引起中毒。 肉毒毒素是一种蛋白质,无色无味、耐酸不耐碱,为目前已知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毒素,对人的致死量为0.001μg/kg,作为生物武器使用的气溶胶浓度达到0.02~0.03mg/m3,人吸入1分钟即可致死。 由于毒素对酸的抵抗力极强,浸泡胃液中24小时不能将其破坏,胃肠中消化酶亦不能破坏毒素分子,但此毒素不耐热,煮沸10分钟或80℃30分钟即可被破坏。 一种毒素只能被其产生的抗毒素所中和,无交叉免疫,不同抗原型毒素中毒后只能用相同抗原型的抗血清解毒。 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作用于胆碱能神经突触部位,干扰外周神经末端释放乙酰胆碱,主要影响外周胆碱能神经,包括神经肌肉接头及副交感神经的突触间传递,导致肌肉麻痹。 肉毒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 食物:食品在制作过程中被肉毒梭菌芽胞污染,芽胞在厌氧环境中繁殖,产生毒素,食前又未加热,食入已产生的毒素而中毒。 肉毒梭菌污染创伤伤口,清创不彻底。 婴儿肠道感染:6个月以内婴儿,因其肠道的特殊环境及缺乏能拮抗肉毒梭菌的正常菌群,食入被肉毒梭菌污染的食品后,产生毒素被吸收而致病。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是由肉毒梭菌外毒素—肉毒毒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食物中毒。病死率25%~44%。肉毒中毒多发生在我国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地区。 流行病学 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大部分发生在3~5月。 引起中毒的食品:多为家庭自制豆、谷类的发酵制品,如臭豆腐、豆瓣酱、豆豉、面酱等,其次为肉类和罐头食品。 中毒发生的原因:食品被肉毒梭菌或其芽胞污染,并在适宜的温湿度、渗透压和酸度、以及厌氧的条件下繁殖,产生毒素,在食用前未彻底加热处理。 中毒表现 潜伏期短者5~6小时,长到8~10天,一般12~48小时,潜伏期越短,病死率越高。 我国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症状出现有一定规律性。最初为头晕、无力,随即出现眼肌麻痹症状,继之张口、伸舌困难,进而发展为吞咽困难,最后出现呼吸肌麻痹等。 前驱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以及走路不稳等。 神经系统表现:以对称性脑神经损害为特征 首先出现一系列眼肌麻痹和调节功能麻痹症状,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震颤、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 延髓麻痹症状,声音嘶哑、语言障碍、伸舌、吞咽、咀嚼困难,唾液分泌减少,口干,抬头困难,上肢无力或四肢软瘫等。 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 意识始终清楚。 由于咽肌麻痹,唾液积存于咽部,可致吸入性肺炎。呼吸肌麻痹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 体温一般正常,但脉搏加快,体温和脉搏成反比。 分泌障碍:口腔、咽喉干燥,口渴,舌苔灰白,便秘以及汗液分泌减少等。 死亡者多发生在食后4~8天,快者6~12小时。病程超过10天未死亡者,大多能生存。患者经治疗可于数天后逐渐恢复,一般呼吸、吞咽及言语困难先行缓解,随后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