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 、设备管理 ? 建立关键设备清单 ? 血液检测相关设备 ? 离心机、孵育箱 …… ? 血液储存、运输相关设备 ? 冷藏、冷冻冰箱,血小板保存箱,融浆机 …… ? 消毒设备 ? 动、静态空气消毒机 …… ? 建立关键设备档案 ? 医疗设备注册证、登记表 ? 消毒器械安全报告 ? 复印件加盖厂家货供应商 红印 ? 设备确认、标识与监控 ? 状态标识 —— 避免问题设备的 误使用 ? 2 、物料管理 ? 建立关键物料清单 ? 血液检测物料 ? 冷源 ? 物料进货检验 ? 供方确认 ? 厂家每批检验报告 ? 每批物料进货检验 ? 物料标识或存放地点标识 —— 防止问题物料 误使用 主要内容 ? 一、输血科相关资源管理 ? (一)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依据与总体要求 ? (二)文件与方法管理 ? (三)人员管理 ? (四)设备与物料管理 ? 二、血液冷链管理 www.themegallery.co m 34 血液的有效性 血液的安全性 目的 冷链储、运血液的目的 选用了不适宜 的设备 冷链被破坏 可破坏冷链的常见因素 —— 冷链设备问题 未能正确维护 和维修设备 设备故障未 及时发现 未能正确 使用设备 患者败血症甚 至死亡 导致细 菌 污染 影响医院的形象 影响血液供应 造成血 液浪费 不良的社 会影响 冷链被破坏 冷链被破坏的后果 影响临床预期疗效 降低有效 成分的活 性或含量 血液正确条件保存的重要性 恢复或帮助机体保持携氧能力 输注全血和红细胞的目的 在 2-6 ℃以外条件下贮存, 其携氧能力将大大降低 . 1. 抗凝剂 2. 保存液 保持红细胞的活性 葡萄糖和 ATP 控制细菌污染 红细胞对低温敏感,冰 冻条件下红细胞膜易破碎 . 控制红细胞溶解破碎 WHY? 2-6 ℃保存 输血科相关资源管理与 血液冷链管理 2013.6.19 主要内容 一、输血科相关资源管理 (一)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依据与总体要求 (二)文件与方法管理 (三)人员管理 (四)设备与物料管理 二、血液冷链管理 主要内容 一、输血科相关资源管理 (一)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依据与总体要求 (二)文件与方法管理 (三)人员管理 (四)设备与物料管理 二、血液冷链管理 2019 年 4 月 3 日 6 时 12 分 2019 年 4 月 3 日 6 时 12 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 2011 年版) 2019 年 4 月 3 日 6 时 12 分 2019 年 4 月 3 日 6 时 12 分 质量管理的目的 – 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 杜绝差错事故 – 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留取证据 —— 解决纠纷、回顾性总结 最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 – 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医疗服务 质量体系 – 质量策划 –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 质量体系 – 实现医疗服务的目的。 建立质量体系的重要性 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自我完善的过程 – 纠正措施 – 预防措施 – 内审 – 管理评审 以医院为单位建立质量体系 – 有专门的体系管理科室 – 输血科内部管理 以输血科为单位建立质量体系 – 输血科 管理科室 – 输血科内部管理 ? —— 科室内职责划分 —— 不能自己审核自己 主要内容 一、输血科相关资源管理 (一)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依据与总体要求 (二)文件与方法管理 (三)人员管理 (四)设备与物料管理 二、血液冷链管理 质量体系文件的作用 ⑴质量体系文件是本组织质量体系的具体 表述, 反映本组织质量体系的系统特征。 ⑵通过对各类质量活动、方法做出规定, 使过程活动的完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实现对过程质量的控制 ⑶向顾客、第三方证实本组织质量体系运 行的情况,并 为其审核提供依据 。 质量体系标准 ? ISO 9001 : 2008 –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 通用性、推荐性 – 杜绝差错事故 ? ISO15189 –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 ISO17025 –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