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医适宜技术      常用的适宜技术 目前社区常用的:拔罐疗法、中药外敷疗法、艾灸疗法、针灸疗法、神灯疗法、耳穴疗法、中频率治疗仪等。 * * 拔罐疗法 概念:拔罐疗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或其它方法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 拔罐方法 拔罐方法有火罐法、煮罐法、抽气罐法等;其中火罐法最为常用。 操作方法:镊子夹住95%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快速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 注意: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 留罐、走罐、闪罐 留罐: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一般将罐子吸拔留置在施术部位5~10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留罐期间要注意皮肤颜色,以免损伤皮肤。 走罐:(又称推罐)     *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    腰背部、大腿部等  *    *一般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罐口要求平滑    *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液体、石蜡等润滑剂    *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货左右往返推移数次    *至所拔部位皮肤潮红或充血或淤血时为止,然后将罐取下  * 闪罐:将罐快速拔住后,有立即取下,在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吸拔5~10次,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治疗作用: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袪风散寒 * * * 中药外敷疗法 概念:中药外敷疗法是指将中药散剂或鲜药调(捣)敷于患处,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病变部位而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 操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     1.备好敷料和工具  :包括胶布、隔离纸、滤纸、绷带、及电磁炉、平底锅、捣臼、刮匙、剪刀和石料台面     2.备好赋形剂(调料、基质):一般用温水、酒(白酒、米酒)、食醋、蜂蜜、凡士林、香油、茶水、药汁等。     3.药物制备:将所用饮片研成细末(即药散),分装后密封保存。或将鲜药洗净后放在捣臼中捣烂成泥状。     *  二.操作程序:    1.辩证选择方药,取散剂适量。    2.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赋形剂1种或2种。    3.将散剂和赋形剂放于平底锅中,在电磁炉上加热,用刮匙反复搅动,调制成糊状,将调好的散剂冷却到合适温度(42C)。    4.裁取大小合适的胶布,将贴纸向两则揭开,垫上隔离纸,将调好的散剂放在隔离纸上用刮匙摊平,厚度约2mm,摊药时四周留边2cm,药面盖上滤纸。简便操作时,也可不用隔离纸、滤纸。    5.清洁患处皮肤,将药面朝皮肤敷贴与伤病处,向两侧牵拉、除去胶布贴纸、并将四周按压贴紧。用鲜草药外敷时直接将药泥涂敷于患处。 * 三.适应症:   (一)急性蜂窝炎、痈、疖、急性淋巴管炎、睾丸炎、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褥疮等   (二)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颈肩腰腿痛、关节痛、鸡眼、湿疹等   (三)三叉神经痛   (四)流行性腮腺炎 四.禁忌证:   (一)孕妇禁用   (二)对该药过敏者禁用   (三)局部皮肤破损者禁用 五.注意事项:      调药宜随调随用,敷药温度根据病情、病程而定,需防烫伤。敷药一般每天一次,每次敷6小时左右(过久易皮肤过敏)。  * 艾灸疗法 * * 艾灸概述 定义: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艾叶:气味芳香   容易燃烧      火力温和                 《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灸法作用:     温经散寒 、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 基本技术 一、隔物灸  1、隔姜灸:温胃止呕、散寒止痛。如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痛经等。     将鲜姜片切成直径大约3~4厘米,厚约0.3~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艾柱燃尽,易柱再灸—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2、隔盐灸:回阳、救逆、固脱。如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四肢发凉等  3、隔蒜灸:清热解毒、杀虫。如治疗淋巴结核、初起的肿疡及虫、蛇、蜂蜇咬伤等病证 * 二、悬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痛感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2、雀啄灸:将艾条点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钻孔灌注桩清孔记录表.doc VIP
 - DBJ 53/T-30-2020 变电站消防技术规程.pdf VIP
 - EN1993-1-8 2010钢结构的设计 节点接头设计(中文版)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紫外可见光谱实用分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教案.docx
 - 2025年超细竹炭粉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国开电大 工程数学(本) 形成性考核作业2测验答案.doc VIP
 - 党团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docx VIP
 - 2025年中国口服美容市场研究报告(简版).pdf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稳定安全评估规范(TCWHIDA0018-2021).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