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考 1982 年 Willis 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制定。 1.腰痛伴臀部疼痛、或和下肢疼痛、麻木。 2.X 线示腰椎退行性改变(牵拉性骨刺、椎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无峡部不连 表现。 3.腰椎前后平行滑移大于 2mm。 具备 1、2 和 3 即可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寒湿阻证:腰腿酸胀重着,时轻时重,拘急不舒,遇冷加重,得热痛缓。舌 淡苔白滑,脉沉紧。 2.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 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3.湿热痹阻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 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 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 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5.气血亏虚证:面色少华,神疲无力,腰痛不耐久坐,疼痛缠绵,下肢麻木。舌 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 1.松解类手法 (1)基本手法:腰腿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 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腰骶部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 3~5 分钟。 (2)腰部牵引法:患者俯卧位,两手紧抓床头,术者位于床尾,两手分别握住其 两下肢的踝部,沿纵轴方向进行对抗牵引。 (3)腰部屈曲滚拉法:患者仰卧位,两髋膝屈曲,使膝尽量靠近腹部。术者一手 扶两膝部,,一手扶两踝部,使腰部过度屈曲,再将双下肢用力牵拉伸直。 2.整复类手法 (1)坐姿定位旋转复位法:(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课题号:2002-Ⅲ-09) 第 1 步:晃腰推拿。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医生双手置脊柱两旁,骶棘肌表面,由表及 里,由浅入深,有节奏地推揉骶棘肌,同时使腰段脊柱左右晃动。第二步:定位旋转扳 法:患者坐于特制的治疗椅(见图 1)上,腰部放松,固定患者的双下肢,术者一手顶 住滑脱腰椎的棘突,另一手从患者健侧的腋下穿过,按住对侧的颈肩部,先令患者慢慢 作脊柱前屈,当前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间隙张开时,在此幅度稳住;嘱患者向健侧作最 大幅度的旋转;同时按住颈肩部的手屈曲旋转患者腰部,此时常能听到“咔嗒”声,术 者按住棘突的拇指下也感有棘突跳动。患侧侧重复同样的手法操作。第三步:嘱患者俯 卧于诊床上,应用推、揉、滚、拿等放松手法放松患侧腰部及患肢。施术完毕。 图 1 腰椎坐姿旋转治疗椅 (2)腰椎斜扳法:第一步,晃腰推拿。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医生双手置脊柱两 旁,骶棘肌表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节奏地推揉骶棘肌,同时使腰段脊柱左右晃 动。第二步,让患者侧卧位,健肢在上,患肢伸直,健肢屈髋屈膝,术者一肘部按于肩 前,一肘部按于健侧臀部,两肘向相反方向用力,当腰部有绞锁感时两肘突然用力,可 听到“咔嚓”响声,然后让患者健肢在下,患肢在上,侧卧位,再次重复上述手法,术 毕。 (3)抱膝滚腰法: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屈膝屈髋,双手抱膝。术者一手抱膝 一手抱臀部,将患者下肢抱起,膝盖紧贴胸部,做腰部前屈翻滚运动。每次 10~20 分 钟,每天 1 次。 (二)针灸疗法 1.针刺法:根据中医证型辨证取穴,可选用体针、运动针灸、平衡针、腹针、头 针、手针、火针、铍针、等特色针刺疗法。 2.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牵引疗法 1.腰椎水平牵引:患者平卧于电动牵引床上,固定带绕腋下固定双上肢,骨盆固 定带固定骨盆后打开电动牵引开关,启动牵引。牵引力量一般为患者体重的1/2,牵引 时间为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 2.腰椎屈曲位牵引:患者仰卧于四维牵引床上,将双下肢牵引带束于膝踝部,调 整牵引床,使床尾升高,双下肢缓慢逐渐升起。角度以下肢伸直与躯干呈60~90度角为 标准。牵引时间为每次20分钟,牵引力为患者体重的1/2,每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 (四)其他外治疗法:如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法 均可应用于此病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