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2教学内容.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Outline;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分类;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作用 ;突触传递;突触传递;定向突触传递;按接触的部位突触可分为;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兴奋在化学性突触的传递;(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突触后神经元是兴奋还是抑制?;电突触的传递;三、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递质的代谢;1.概念:;4.受体的调节;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受体;2、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1)主要存在于中枢: 黑质-纹状体 躯体运动、行为觉醒 中脑边缘系统 情绪 结节-漏斗部 调节内分泌 (2)五种多巴胺受体: D1 D2 D3 D4 D5 (3)激活机制: cAMP ;(1)存在于中枢 胞体---脑干中线区中缝核群 (2)受体多而复杂(7种受体) (3)作用机制 5-HT3为离子通道,其余为G-蛋白耦联。 (4)主要功能 与痛觉、睡眠、情绪精神活动、体温、性行为、垂体内分泌活动有关。 ;主要分布:中枢神经元 (1)兴奋性氨基酸 谷氨酸 门冬氨酸 促代谢型受体: cAMP降低,或IP3和DG升高 促离子型受体: NMDA :Ca2+ 内流 KA;AMPA:Na+内流、K+外流 (2)抑制性氨基酸 甘氨酸;γ-氨基丁酸GABA; γ-氨基丁酸(GABA) ① 大脑皮层的浅层和小脑皮层的浦肯野细胞层 含量高; ② GABA-R分类(与谷氨酸一样) 促代谢型受体:升高IP3和DG (GABAB-R) 促离子型受体: Cl-通道 (GABAA-R) ③ GABA可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GABA;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特点:先上行(延髓)再交叉。 主要传导: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2)浅感觉;2. 丘脑的核团;丘脑的核团;感觉投射系统;感觉投射系统;(二)大脑皮层代表区;Brodmann分区(52区);第一感觉区;⑵ 第二感觉区; 2.本体感觉代表区;痛觉;皮肤痛觉;内脏痛;牵涉痛(referred pain);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1.试述特异和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何所谓牵涉痛?其是如何产生的? 3.试述第一感觉代表区的投射规律? ;; 1.试述神经元的结构,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经 纤维的传导速度? 2.试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原理。 3.试比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 电位的机制和异同? ;1.试述神经元的结构,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2.试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原理。 3.试比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机制和异同? 4.什么叫神经递质?中枢内有哪些主要的神经递质? 5.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6.试比较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的机制和异同? ;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囊泡移动、融合、破裂、ACh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受体构型改变,使后膜的电位变化;传入侧支性抑制;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呈正 比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