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热门阅读中国古代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养鸽子的呢?素材.docVIP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中国古代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养鸽子的呢?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中国古代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养鸽子的呢? 对西方的鸽文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论是圣经创世纪中的鸽子,还是1950年毕加索画的一只橄榄枝的飞鸽。但对中国的鸽文化,人们却所知甚少。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养鸽历史,鸽子的艺术形象,早在商代就出现了。 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件玉鸽,此鸽用绿玉雕成,虽羽毛花色无法表现出来,但从其形象特征可判断已是饲养鸽而非野鸽。这件玉鸽的特征是嘴很短、头圆、眼皮宽,形象接近观赏鸽,与野鸽大不一样。妇好墓是商代中期墓葬,可见在3300年前,中国人已开始饲养鸽子。此外,在考古发掘的古陶器中,也发现了家鸽在住宅墙上筑巢的庭院模型。 中国有关鸽子的文献记载,始见于《五经》中的《礼记》。《周礼注疏》卷四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汉人郑玄注:「六禽:雁、鹑、鴳、雉、鸠、鸽。」说明中国在西周时期,王侯之家已饲养包括鸽子在内的「六禽」作为美味佳肴享用。战国时期的《越绝书》载:「蜀有花鸽,状如春花。」首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鸽子的形象。 鸽子被视为吉祥禽鸟,始于汉高祖刘邦避难的传说。据《畿辅通志》记载:「鹁鸽井在真定府临城县西北二十里。碑记云:『项羽引兵追汉高祖,避井中。有双鸽集井上,追兵不疑,因得免。』」此事在史书中没有记载,真假无从考究,但民间有此传说,说明中国人很早就视鸽子为吉祥之兆。在汉代的玉器上,也出现了鸽子的形象。汉代的玉鸽,线条流畅,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在当时来讲,鸽子可能是信义的象征,救刘邦是「义」,能代人传递信息是「信」。有人提出疑问:在汉代只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未闻飞鸽传书之事,中国以飞鸽为书信的象征,当属唐以后的事情。对此疑问,近年有不少学者推测汉张骞通西域、班超征西域曾用飞鸽传书,因古人从商代即饲养鸽子,应对鸽子的定点飞行功能了如指掌,用于通信不足为奇。当然,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历史文献作依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而自唐代开始,古人即用鸽子作通信工具则有明确的记载。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有一则名为「传书鸽」,上面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因张九龄给信鸽起了个「飞奴」的外号,从此飞鸽传书遂被称为「飞奴传书」。有学者认为,唐人用飞鸽传书,或受波斯人影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鸽,大理丞郑复礼言,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唐人不仅喜养鸽,画鸽之风也颇盛。 至宋代,不仅喜养鸽者不减,人们还将鸽子用于军事通信。据传宋高宗好养鸽,常亲自放飞。当时有太学生写讽刺诗道:「万鸽盘旋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取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圣书。」「二圣」指被金兵俘虏的徽钦二宗,该诗提醒宋高宗别沉迷于养鸽放鸽,忘记了靖康之耻。据说宋高宗听说后,命令给写诗者补官任职。信鸽用于军事通信,《宋史》、《齐东野语》等书均有记载。 而明人张万钟所著的《鸽经》则是世界上最早的鸽文化专著。此书不仅详细描述了中国家鸽的花色品种及饲养技术,还广泛搜集了有关鸽子的历史典故及诗词歌赋,书中将鸽子分为花色、飞放、翻跳三大类。作者认为鸽子属「阳鸟」,即益人之鸟。对养鸽的意义,他说:「鸽雌雄不离,飞鸣相依,有唱随之意焉,观之兴人钟鼓琴瑟之想。凡家有不肥之叹者,当养斯禽。」所谓「不肥」,即不和睦。《礼记?礼运》有言:「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