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菉竹山房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这篇小说控诉封建传统文化压抑人性、摧残生命这一主题,领会二
姑姑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意义。
2、具体分析这篇小说描写人物、表现主题所运用的侧面烘托方法。
3、说明景物描写在这篇小说中所起的表达作用。
4 、理解小说独特的叙事视角
教学时数
2 课时
重点与难点
1、封建传统文化压抑人性、摧残生命的主题;
2、描写人物、表现主题所运用的侧面烘托方法。
3、小说独特的叙事视角
一、作者简介
吴组缃 (1908— 1994) ,现代小说家、 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原名吴祖襄。
安徽泾县人。
1908 年 4 月 5 日出生于塾师兼商人的家庭。 在宣城、芜湖、南京读中学期间,
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 对新文学产生兴趣, 开始在 《民国日报》副刊 《觉悟》
与《妇女杂志》上发表《鸢飞鱼跃》等短篇。
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在《清华周刊》 ( 文学 ) 月刊上发表小说: 《离家的前夜》、
《菉竹山房》等,大多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
茅盾的《子夜》的出版开拓了吴组缃的艺术视野,他开始有意运用科学现
点解剖社会生活的各种断面, 在 《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小说 《一千八百担》
《天下大平》《樊家铺》以及速写《黄昏》等;并以圆熟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富
有时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出凹世纪 30 年代中国农村
急剧破产、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 赢得了文坛的赞誉。 这些作品收入 《西柳集》
(1934) 和《饭余集》 (1935) 。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935 年 1 月起,吴组缃应冯玉祥的邀请,担任国文教师和秘书,长达
12 年之久 ( 有间断 ) 。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鸭嘴崂》 ( 又名《山洪》 1946)
和《铁闷子》等短篇,反映农民、士兵抗日意识的觉醒。 1946-1947 年随冯玉祥
访美,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
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和古典小说研究等课程。
二、写作背景
作品完成于 1932.11.26 ,发表于 1933 年 1 月《清华周刊》,当时
1. 我国已经受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洗礼,大城市中的人们思想出现
转变
2. 我国农村有冥婚习俗存在。
三、层次结构及主题
(一)开头至第九节 , 即”于是阿圆不愿去的心 , 变的急于要去了。
1、(开头两节)“我”和阿圆新婚回到家 , 二姑姑要他俩去住些时候 ; 我”
记忆中的二姑姑家 .
2、(第三节至第七节) . 二姑姑年轻时期的恋爱 , 婚姻故事 .
3、(八九两节)阿圆特别害怕大伯的”亲热” , 还是愿意去二姑姑家 .
(二)(十节至第十五节)初到箓竹山房 , 二姑姑的喜欢以及丫头兰花的忙碌 .
(三)(十六节至第三十五节) 一行四人参观箓竹山房 , 处处散发出阴森 , 恐怖 ,
二姑姑不忘姑爹 , ”我”和阿圆睡在姑爹房间。
(四)(三十六节至末尾) . 阿圆越来越感到害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