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脊游蛇
黄脊游蛇 (Coluber spinalis) 全长约 0.5m。背面褐绿色,自额部沿脊梁
至尾端有一条明显的浅黄色纵带。 是黄河 以北的优势种蛇类之一, 往南可达 长江
下游各地,大多以 蜥蜴 和 鼠类为食。
背面绛红色, 背脊正中有一条镶黑边的鲜明黄色纵线, 其前端起于额鳞, 后
端通达尾未;体侧由于鳞片边缘色黑,缀成几条深色纵线或点线;腹面淡黄色。
生活于 平原 、丘陵 、山麓或河床 等开阔地带, 河流附近, 早地沙荒或林区都
可发现,胆小,易惊吓,行动非常 敏捷 。平原地区四月上旬就开始出蛰。晴天活
动,雨后出来较多; 吃蜥蜴, 饥饿时也食蜥蜴卵、 蛇卵和其它幼蛇。 卵生 ,无毒。
上世纪 80 年代东南部平原的 温榆河 、潮百河流域还很常见,但近来已不多
见,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
白条锦蛇
目录
物种简介
外形特征
基本信息
物种价值
饲养及护理
白条锦蛇,别名枕纹锦蛇、麻蛇。中国北方广布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
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昅小型鼠类为食。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 18
个月的记录。 被列入: 国家保护的 “有益的 ”或者有重要经济、 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名单中。
物种简介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 游蛇 科
中文属名:锦蛇属
中文俗名:黑斑蛇、麻蛇、枕纹锦蛇
拉丁文名: Elaphe dione
英文名: Dione rat-snak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Pallas,1773
外形特征
头略呈椭圆形,体尾较细长,全长 1 米左右。吻鳞略呈五边形,宽大于高,从背面可见
其上缘:鼻间鳞成对,宽大于长,其和工只及前额鳞的一半;前额鳞一对近方形;额鳞单枚
成盾形,瓣缘略宽于后缘,长度于其与吻端的距离;顶鳞一对,较额鳞要长。
鼻孔大,呈贺形,开口于大小几相等的前后鼻鳞间;颊鳞 1 枚,长大于高;眶前鳞 2
枚,少数为 1 或 3 枚,不与额鳞相切;眶上鳞 1 枚;眶后鳞 2 枚;颞鳞 2=3 (或4 )枚。上
唇鳞 8 (3-2-3 )枚,第 7 枚最大;下唇鳞 10-11 对,第一对在颏鳞后方相切,前 5 对切前颏
片。
背鳞在多为 25 行,少数 23 行;中段 25 行,少数 23,个别 27 行;肛前段 19 行,个别
17 行;整个背鳞有 9 行具弱棱。腹鳞性 173-193 枚,雌性 177-189 枚;尾下鳞性 63-69 对,
雄性 54-60 对。肛鳞对分。背面苍灰、灰棕或棕黄色。
头顶有黑褐色斑纹三条:
最前一条较细或不明显, 横过鼻间鳞经颊鳞、 眶前鳞达眼; 第二条弱宽, 横越前额鳞斜
向后经眶前鳞 上角至眼与前一条相会合,眼为粗大黑纹斜达口角;第三条最宽,横于额鳞
分别沿左右眶上鳞、顶鳞外半后行至枕后,呈 “钟形 ”两侧联结,即成一特殊的枕纹。头 顶
诸斑纹在幼蛇时尤为显著。
躯尾背面具三条浅色纵纹;正背中一条窄而模糊,常被黑斑(宽约 1-2 枚鳞列)隔断,
两侧的二条较宽。 腹鳞及尾下鳞两外侧斑点粗大, 且断续缀连如链; 有的个体腹两侧尚散有
棕红色小斑点。
基本信息
生活习性
生活于 平原 、丘陵 或山区、草原,栖于田野、草坡、林区、河边,也常见于菜园、农家
的鸡窝、畜圈附近。晴天白天和傍晚都出来活动。中国北方广布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
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北方地区十月上旬开始进入冬眠,次年四月下旬出蜇。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