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植骨融合技术.pdf

脊柱手术植骨融合技术.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手术植骨融合技术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脊柱手术三大技术 神经脊髓 1 减压 3 内 脊柱 固 融合 定 2 以病椎为中心,在病椎的上下椎体之间进行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 神经减压:直接、间接 • 脊柱融合:椎间、后外侧(椎板间、横突间、小关节间)、360° • 内植物固定:开放、微创 减压是根本,固定是手段,融合是目的! 脊柱融合技术的发展 1911年Albee在治疗脊柱结核时利用自体胫骨行脊柱融合 1911 手术,同年Hibbs在治疗脊柱畸形时也应用脊柱融合手术 Capener首先采用前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 1932、1934 1934年,Ito描述了旁正中腹膜后入路及前路脊髓减压 植骨融合的方法 1946 1946年Jaslow首次报道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 Cloward促进了PLIF的发展 Hoover提出用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Kim报道采用 1968 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融合率由70%提高到88% 脊柱融合的适应症不断扩大,融合技术、手术入路、术中监测及植骨材料亦不断发展 1. Albee FH. Transplantation of a portion of the tibia into the spinefor Pott’s disease. Apreliminary report[J]. JAMA ,1911,57:885—886 2. Hibbs RH. An operation for progressive spinal deformities[J]. New YorkMed J, 1911 ,93: 1013—1016 . 脊柱内固定的发展 • 单纯融合术融合效果差 • 内固定的发展提高了脊柱畸形的矫正能力和脊柱融合的成功率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50年代 20世纪 40年代 椎弓根螺钉的出现,如 Dick钉,RF钉杆装置 Harrington研制了 Harrington系统,提高 Toumey应用关节突螺钉 了脊柱畸形的矫正能力 和融合术治疗腰椎疾患; 和脊柱融合的成功率 Straub将棘突钢板用于 腰骶部融合 后路椎弓根螺钉是脊柱外科发展的里程碑 脊柱融合生物力学 • 植骨越接近脊柱的运动中心或重力传导线,受运动影响越小,融合效 果越好 • 张力带原则(Tension band principal):结合内固定技术,融合区

文档评论(0)

wendangc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高级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22日上传了高级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