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拔鞘准备 保证静脉通路通畅 物品准备:心电监护、除颤仪、手套、纱布、绷带、沙袋、约束带 药品准备:利多卡因、阿托品、多巴胺 护士在旁,监测血压心率 * 什么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 1、血管造影成功 ????? 成功的PCI使靶部位的血管管腔明显增大。在支架广泛应用之前,一致公认的成功定义是残余狭窄 50%,且获得TIMI 3级血流 (血管造影评价 )。然而随着包括冠状动脉支架在内的先进的辅助技术的应用,残余狭窄 20%已成为理想血管造影结果的临床基准。???? * 2、操作成功 ???? PCI达到血管造影成功的标准,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 (如死亡、心肌梗死、急诊CABG)视为操作成功。尽管急诊CABG(冠状动脉搭桥 )和死亡是易于确定的终点,但是对操作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定义尚存在争议。常用的定义是新的Q波出现和超过阈值水平的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升高。然而,不伴Q波的心肌酶升高的意义仍然是一个存在争议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几个研究已经证实CK-MB比正常上限升高 3~ 5倍的非Q波心肌梗死有临床意义。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不伴Q波的CK-MB明显升高也说明有PCI的并发症存在。 * 3、临床成功 PCI近期临床成功是指患者达到血管造影和操作成功后,心肌缺血症状和(或 )体征缓解。远期临床成功要求长期维持近期临床成功的效果,操作后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和体征持续缓解 6个月以上。再狭窄是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再狭窄不是并发症,而是一种对血管损伤的反应。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再狭窄的频率可以用第一次操作后对靶血管重复进行血管重建的频率来判断。非常高的再狭窄率可能说明术者选择了易于发生再狭窄的病变,如长病变或小血管病变等。 * 并发症 心律失常:在检查过程中常见心动过缓以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个别病人可现心室颤动。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栓塞,以脑栓塞和周围动脉栓塞常见 穿刺部位出血、血肿 感染 造影剂反应 * 谢 谢 * * * * 冠脉造影围手术期护理 *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医学界称其为“金标准” * 定义 冠脉造影是使冠状动脉在X线下显影的方 法,即用特制的心导管经股动脉或挠动脉送到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注入少量造影剂充盈全部冠状动脉及各级分支血管。这样就能检查冠状动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等。其结果可为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案的选择奠定科学依据。 * 冠脉解剖 * * 什么是冠心病? 是由于提供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因腔内粥样斑块堵塞,造成腔狭窄、闭塞, 影响循环血流,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 * 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发展 泡沫 细胞 脂肪 条纹 内膜 损伤 粥样斑块 纤维 斑块 复合损伤 /破裂 10岁起 30岁起 40岁起 主要由脂质聚集生长 平滑肌 胶原参与 血栓/出血 Adapted From Stary HC et al. Circulation. 1995;92:1355-1374 *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方法。 包括 PTCA 支架植入术 旋切术 旋磨术 激光成形术 * 右冠优势型(Right dominant):即PD和PL为右冠分支时,占人群的85% 左冠优势型(Left dominant):即PD和PL 由左旋支末端发出,占8% 均衡型(Equivalent):即 PD和PL分别由左旋支和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