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 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 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 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 ,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 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 人的道德文章。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 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 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 景色。 荷尽已无擎雨盖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 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 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 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 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 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 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 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 之时。 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 许多美德, 故屈原写 《橘颂》 而颂之, 主要赞其独立不迁、 精色内白、 秉德无私、行比伯夷。 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 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 花杀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 霜枝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文档评论(0)

183****8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