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任务15.7谷氨酸中和液除铁脱色的操作实训
一、实训目的
(1)熟悉谷氨酸中和液除铁脱色的操作方法及工艺参数的调节;
(2)掌握谷氨酸中和液除铁脱色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
(3)熟悉谷氨酸中和液除铁脱色操作过程异常现象的判别及处理方法。
二、实训装置及流程
(一)实训装置
谷氨酸中和液除铁脱色的操作采用玻璃仿真味精生产实训装置,主要设备由液碱高位槽、谷氨酸中和罐、板框过滤机、滤液暂贮罐、稀盐酸罐、稀碱罐、树脂柱、脱铁液暂贮罐、颗粒炭柱、脱色液暂贮罐等组成。如图15.7-1所示。
图15.7-1 谷氨酸中和液除铁脱色实训装置
(二)实训流程
谷氨酸中和液除铁脱色工艺流程如图15.7-2所示。
三、谷氨酸中和液除铁脱色设备简介
谷氨酸在中和脱色槽内,经加水搅拌,用纯碱溶液或离子膜碱液中和,并加脱色用活性炭,经过滤、炭柱脱色等过程达到脱色的目的。中和脱色槽是该流程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其结构见图15.7-3。
中和脱色槽由槽体、传动装置以及接管等组成。
(1)槽体高径比(H/D)一般取1.2~1.6,槽体、搅拌器材料现均选用不锈钢制造。该设备为常压容器,支撑方式可根据安装要求确定。
(2)传动装置可选用XLD系列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或选圆弧圆柱蜗杆减速机传动。搅拌器多为斜叶双桨式或四弯叶桨。为了消泡,在液面部位的轴上可加装消泡桨。现在生产上使用的中和脱色罐容积为,搅拌转速为。槽下部为锥底或平底带坡使出料顺畅。
图15.7-2谷氨酸中和液除铁脱色工艺流程图
1—液碱高位槽;2—谷氨酸中和罐;3—板框过滤机;4—滤液暂贮罐;5—稀盐酸罐;
6—稀碱罐;7—树脂柱;8—脱铁液暂贮罐;9—颗粒炭柱;10—脱色液暂贮罐
图15.7-3 中和脱色槽
1—排料口;2—支腿;3—温度计接口;4—槽体;5—槽盖;6—进水口;7—进碱口;
8—传动装置;9—排气口;10—蒸汽入口;11—悬挂式支座;12—挡板
四、实训内容
由于原辅材料含有杂质和铁制设备的腐蚀以及淀粉制糖、培养基灭菌、发酵液浓缩等生产过程产生色素(葡萄糖的聚合反应)、类黑色素(葡萄糖与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带入谷氨酸,致使中和液色素较重。中和液含铁量一般在左右。
目前味精行业有两种除铁方法,一种为硫化钠除铁法;另一种是树脂除铁法。生产上常用的树脂有通用1号和122弱酸性阳离子树脂。两种除铁方法各有利弊,对比见表15.7-4。
表15.7-4 除铁方法对比
方法
硫化钠除铁
树脂除铁
原理
硫化钠与铁离子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沉淀;,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难溶盐,几乎不溶于水,经过滤除去,达到除铁的目的。
中和液中的铁是以谷氨酸螯合形成络合物而存在,螯合型树脂表面具有较强的配位基团,与铁络合能力比谷氨酸更强,能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从而达到除铁的目的。
特点
①操作环境差,空气中有臭味,浓度高时可导致中毒;
②间歇操作;
③除铁效果较树脂差,脱色液中铁的残留量一般为;
④操作费用低;
⑤硫化钠用量不易控制,产品中残留时有异味,对质量有一定影响。
①操作环境好;
②连续操作;
③除铁完全,同时有脱色作用,脱铁液透光率高;
④设备一次性投资大,且操作过程耗用酸、碱、水,费用高,排放废水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⑤产品中无残留,无异味。
由于树脂法产生大量的废酸、碱水难以处理,多数企业已不用此法。另外,现在原料和设备质量提高,谷氨酸中含铁很低,用很少。有的企业成品中铁不超标,生产中不进行脱铁。
(一)活性炭脱色(吸附)原理及特点
中和液的脱色方法有活性炭脱色法和树脂脱色法。常用的活性炭有粉状活性炭和C-11(也称K-15)颗粒活性炭,由于树脂脱色力较活性炭差,不能单独采用,所以生产上均以活性炭脱色为主。
1.活性炭脱色(吸附)原理
粉状活性炭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每克活性炭的总表面积可达500~1000m2),具有很强的吸附色素能力。其吸附作用分为物理和化学吸附两种。活性炭表面和色素分子之间范德华引力为物理吸附作用,此种吸附特点:速度快、吸附量与温度成反比、吸附热小、容易吸附。另一种是存在活性炭表面的不饱和键与色素分子的极性基团形成一种共价键的化学吸附,此种吸附速度慢、吸附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吸附热大、具有选择性。
2.活性炭的脱色特点
粉状活性炭脱色常用于中和液的第一步脱色,作为颗粒炭脱色必备的前处理工序。颗粒炭脱色一般用于最后一次脱色。两种活性炭脱色特点见表15.7-5。
表15.7-5粉状活性炭和颗粒碳脱色特点的对比
粉状活性炭
颗粒活性炭
①颗粒小,表面积大,单位质量吸附量高,并且在过滤除去炭渣的同时能除去料液中的不溶性杂质;
②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存在着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钦州坭兴陶设计与制作 坭兴陶新传人 陈炳辉 简介1.doc
- 软件工程-2017 需求说明书文档 需求分析概念教学设计.doc
- 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1期 课程综合案例 KC02_课程案例_基于SSH框架的音乐检索系统.doc
- 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1期 学生作品 KC02_学生作品_仓库管理系统.doc
- 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1期 学生作品 KC02_学生作品_电子商务B2C商城界面原型设计说明书.doc
- 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1期 学生作品 KC02_学生作品_基于Android的备忘录.doc
- 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3期(KC012) 单元案例_Flight航空订票系统测试 单元案例_Flight航空订票系统测试.doc
- 软装设计 厨卫空间软装搭配 厨房里的软装搭配.doc
- 设计创意思维 设计创意思维 项目1-(01)问题:如何让自己更具有创意.doc
- 设计创意思维 设计创意思维 项目1-(05)问题:如何打破思维定势.doc
- 生物工程设备及操作技术 味精结晶的操作实训 味精结晶的操作实训.doc
- 生物制品技术 什么是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生产技术.doc
- 生物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电子教材 单元二 流体输送.doc
- 生物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电子教材 单元六 生物反应.doc
- 生物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电子教材 单元七 固液分离.doc
- 生物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电子教材 单元五 物料预处理.doc
- 生物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学习指南 《生物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实训指导.doc
- 石湾公仔 石湾公仔 陶瓷水壶-教学案例-教学实施.doc
-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 催化裂化装置仿真操作 博赫软件操作手册.doc
- 食品感官检测技术 葡萄酒感官检测的准备工作 葡萄酒感官检测准备工作——品尝设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