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共同的名字叫步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步兵、诗人、活宝 我和这部诗集的主人李韧一同当兵的年代,讲究一专多能。比如我们是步兵,就讲究会使步枪、冲锋枪、轻机枪、40火箭筒和炸药包。比如炮兵,就要一二三四五炮手的技术样样精,比如文书,就得通晓军械、通信、炊事、饲养以及给连队黑板报写社论。文书如果能顺顺利利地为母猪接生,那叫一专多能标兵,如果还能为连队干部的嫂子接下个把麟儿龙女,那就不叫一专多能了,应叫违法行医。这种兵百里挑一,一般情况是你手里虽有金刚钻,人家不让你揽这稀罕活儿呀。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李韧说的。 那时,兵们如果谁有些调皮,班长总是厉声喝道,严肃点!搞得我们这些小兵拉子缩头探脑的。但是李韧不害怕,因为人家是四个兜,是干部,班长见了还得赶紧敬礼呢。 李韧的一兵多能,不仅表现在会使好几种枪,会捆炸药包,还表现在他会打快板,会拉手风琴,会拉二胡,还会吹黑管。有的河南兵不认识这种神奇而高贵的西洋乐器,就说那是吹响气。把李韧气得直翻白眼。 一兵多能的李韧对同样有专业技能的兵就比较尊重,比如我那时在球队,每次练球回来,臭鞋烂袜子的味道就像三峡大坝泄了洪,滚滚而来。有天,李韧正好这时进来,熏得他鼻头一阵抽搐,差点窒息,但他的话却很艺术:“唉呀呀,你们这屋里,有点女篮五号的味道,很好很好,种田不用上肥料。”说完就溜之乎也,但据说他发誓要给卫生科写报告,说部队的流行性感冒的源头终于被他发现了。 李韧的这些艺术才华,到了我们那个步兵团,简直就是一个宝贝疙瘩,团长政委见了他,一个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好像被人挠了胳肢窝。所以,他很快就提干了,当了宣传队长。 说起咱那个步兵团的宣传队,容我自夸一下。咱这个宣传队是军区几十万部队里旗帜最红、牌子最亮的。曾经被请到中南海给毛主席、周总理演出。他们最拿手的节目叫枪杆诗。就是一战士舞旗,众战士舞枪,大喊杀声—— 杀!杀!杀! 刺刀,刺刀! 我们的刺刀!银光闪耀! 你是革命战士的意志炼成,你是无产阶级的仇恨铸造, 掌握在革命战士的手里,你是我们的传家宝! 那次演出,非常成功,但有一个战士太激动,手上使劲过猛,咔嚓一声把枪托弄劈了,回来后先受表扬后写检讨,也算悲欣交集。 李韧的搭档叫杨克森,俩人关系很好,互相间玩笑不断。杨克森眼睛特别大,黑少白多,李韧就挖苦他说,同志们都知道,河南人形容别人长得好,一般会夸奖说“大眼双眼皮,小嘴疙瘩鼻”。指导员样样都附合,可是我们咋看咋吓人。杨克森也打趣他,我都知道你们高干子弟回北京吃的啥!吃得啥?大米糊糊加白糖,烧饼油馍夹巧克力。 李韧就学着他的河南话回敬:不瓤啊,还知道巧克力。我一急我揳你一锤(打你一拳)。 宣传队河南人多,一听李韧地道的河南土话,笑得前仰后合。 那时候,我们部队在湖北沉湖农场种水稻,李韧他们团去了湖北的沉湖农场种水稻。沉湖古称云梦泽,稻田一脚踩下去,稀泥淹到大腿根。把兄弟们苦坏了。就这,人家李韧依然笑口常开。那一次,大年初三,宣传队队副李韧率全队乘小机帆船到农场总部看《山本五十六》和《啊海军》,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小船只能乘20人,但有不少四个兜仗着与李韧的关系好,都凑热挤了上去,结果超员了。驾驶员说开慢点不要紧。 突、突、突、小船顺着30多米宽的环沉湖渠上路了。当时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大家带着棉绒帽,口戴大口罩,身穿军大衣,脚登棉鞋,准备室外看电影保暖。小船驶入兄弟团农场地界,人家的一艘大机帆船也加入了看电影的船队,李韧一看这阵势就来了精神,“快点!快点!超越它!”两条船你追我赶,交替超越,成了驾船比赛。不不料,兄弟团的船大速度快,加足马力后掀起了层层波浪,使超载的小船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船底朝了天。当时没有一个人喊叫,只听着唏哩哗啦的划水声,大家都闷着头穿着大衣,带着口罩拼命向岸边游。好在这支部队是人人都能横渡长江,这小河沟不在话下,但是李韧却越游越气短,直往下沉,幸亏脑子还好使,他迅速发现了问题,原来自己是戴着口罩游水呢。如果那时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话,李韧说不定还能创造世界纪录呢。 眨几下眼功夫,大多数弟兄都游上了岸。互相这么一看,哈哈!一个个狼狈不堪地“筛着糠”,成了“落汤鸡”。好在岸边就是一个连队的茅草棚饭堂,那儿的干部战士赶紧抱来稻草烧起两大堆火,弟兄们一边打电话叫团里紧急送棉大衣来,一边三下五除二脱了个净光,又说又笑地围着火堆烤衣服。谁知饭堂里屋是这个连的家属房,有两位女同胞不知外面发生什么事,闹哄哄的,出来看究竟,看到这赤条条的场景,惊呼一声再也不敢出来。大家一听有女声,遮来挡去也乱了阵脚……《啊海军》没有看成,李韧却在寒冬腊月穿着棉大衣劈波斩浪当了一回水兵。军国主义没批成,回家去少不了开会检讨挨批评…… 话说一九七五年夏季,李韧他们团赴河南遂平抗洪抢险,工地抓拍时,为了表现“军民鱼水情”,竟拿出几桶沉甸甸的军用罐头,叫人家灾民老头举着(还得笑着)拍特写。由于当时他抓拍的功底尚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