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蔡双全:简析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关于 “统制经济”与 “自由经济”之争
[摘要] 30年代中国学术界关于 “统制经济”与 “自由经济”的争论,是在资本主义世
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与苏联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发生的。罗敦伟等人从时代发展潮流、
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保护中国幼稚民族产业利益与安全等方面,论证了实施 “统
制经济”的必要性。而素来秉承自由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如胡适等人,认为实施“统制经济”
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无法克服的弊端,诸如“与民争利”、官僚腐败、效率低下等问题,力主“自
由经济”。这场争论,不但加深了对国民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还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统制经济”;“自由经济”;争论;政府;市场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学术界爆发了一场关于 “统制经济”与 “自由经济”的争论。
这场争论探讨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体制与政策等诸多问题,它所取得的思想成果,不
但加深了对国民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还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争论的时代背景
自30年代起,学术界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的争论,有着一种深刻的时代背
景。1929年自美国发轫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与破
坏最严重的经济大衰退。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年至1933年下降近一半,失业者最多时
占总劳动力的约1/3。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世界金融体系瓦解,许多
国家经济瘫痪,损失巨大,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这场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的重重矛盾,
从经济理论上说,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一直奉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圭臬的神话,宣告了自
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迫使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不得不寻找自由市场经济的出路。此后,
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代表,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在西方流行起来。
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则相继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对国民经济实行 “统制”政策。与此
同时,苏联于1927年底通过并开始实施关于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33年1月苏
联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时,苏联在短短的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建成了1500
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
年增加了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落后的农业
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与苏联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之间的巨大反差,对中
国学术界震动巨大。于是,自30年代起,在中国学术界,就出现了“统制经济”与“自由经
济”的争论。
二 、日益深化的论战
由于受到当时世界潮流的影响,中国学术界绝大多数人拒斥自由主义经济,主张 “统制
经济”或计划经济。 这从1933 年7月上海 《申报月刊》举行的“中国现代化问题”专题征
文中就可以看出:“征文中 (26篇文章)完全赞成中国的现代化应走西方或私人资本主义道
路的只有一篇;倾向于采纳社会主义方式的约有 5篇;而主张兼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
之长、取混合方式的占最大多数。”[1](P334)这种情况,正如时人所说,“统制经济或计划经
济这名词,在1933年到1934年初,有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于报章杂志及著作上”,[2](P219)
成为了一个 “很时髦的题目”。
罗敦伟既是国民政府智囊团的一名技术官僚,更是一位统制经济理论专家,因而他的统
制经济思想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真正求得国难出路的基本方策”
应是实施 “统制经济政策”,并强调这是 “当前中国唯一出路”。他批评中国的经济学者大半
是 “自由主义的理想者”,那不过是一个 “梦幻”,而 “事实告诉我们,许多国家都向统制经
济途上进展”,如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及日本,苏俄更是如此,各国“差不多是想把政
府化为生产的管理机关。”他认为,在中国实施统制经济政策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之凌乱散漫,
社会秩序之纷乱无章,政治社会之变化莫测”,是一剂良方。[3]罗敦伟对 “统制经济”的内
涵、目的以及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他说:“所谓统制经济即是与自由经济
的对立”,“无论生产及消费之任何部门之自由,都应该服从中央意志,由中央统制机关,指
挥统制。”其目的是,第一,“完成国民的自足主义,在计划之上满足社会的需要”,并“求得
国际借贷的平衡”。第二,“摧毁封建势力,完成中国产业革命”。第三,“用自己的建设来打
倒帝国主义”。第四,求得社会经济的“向上”与“平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