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庄子《秋水》的积极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庄子《秋水》的积极意义 摘要:《秋水》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生动,写黄河,则浩浩荡荡,奔腾澎湃,气魄雄伟;写北海,则渺茫空旷,无边无际,意境开阔;写河神,则有喜有叹,逼真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庄子的性格主要是蔑视权贵、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生死如一。庄子所提出来的人格理想,超然适己的生活精神,深刻地参与构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关键词:浅论、庄子、秋水、积极意义 《秋水》一文意在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变化莫测的,庄子是借这篇文章来宣扬他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庄子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喜欢用寓言来说明道理,带给我们很多启迪,如: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谦受益,满招损;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比较才有鉴别;知耻而近乎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自大是由于无知; 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 一.谦受益,满招损。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过于自负,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因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进步。 二.人贵有自知之明。 河伯至于北海,对着海神若感叹,感叹自己的渺小,反省自己的妄自尊大。这正是在教育现在的我们不要妄自尊大,要虚心求教,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天人合一。 庄子崇尚“天人合一”,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而非名利。 《秋水》就体现了庄子这个思想,他认为世间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北海相对于黄河很大,而“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就像蚁穴大泽之中。庄子认为天不是最大,毫末也不是最小,人在天地之间很渺小,所以人要顺应自然。因此庄子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这对我们现在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我们社会所面临的四大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废水危机和环境危机,正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引起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庄子的这个思想。 河伯是仙,都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很少的知识,知道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我们不能坐井观天,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我们要学无止境。同时,我们也要保护自然环境,做到“天人合一”。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庄子《秋水》的主旨就是通过海神和河伯的对话,借用了当时就很有名气的孔子和伯夷来让人明白,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个主旨在客观上给人的启迪就是:人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负自满,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我们永远都不要自满、自得、自夸,而是要虚心好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要谦虚,看见自己的短处,这样才不会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吾长见笑于大方”。这就是大海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陆钦.也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J].安徽,江淮论坛,1980 [2]陆钦.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J].辽宁,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 [3]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4]杨柳桥.庄子译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