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怀古诗与佛教因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专科、本科、硕博、研究生、期刊毕业论文 仅供参考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勿用作商业用途 TOC \o 1-3 \h \z \u 第一部分:绪论 2 一、诗人的敏锐观察 2 二、晚唐局势下的诗人百态:与佛教思想的契合 2 三、佛教思想的深入人心 3 第二部分:本论 3 一、晚唐怀古诗中佛学的“空观”的理念 3 二、晚唐怀古诗的“空寂”心态 4 (一)初唐的陈子昂 4 (二)盛唐的李白 4 (二)晚唐的许浑 5 三、让历史消融在生命哲理中的晚唐怀古诗 5 四、从佛道比较来谈“空观”在晚唐怀古诗里出现的意义 6 五、晚唐怀古诗的价值意义 7 (一)思想内容的丰富 7 (二)怀古诗中哲理与诗美的和谐 7 第三部分:结论 7 参考文献 8 摘要:晚唐的诗人面对乱世,无论是对自身的价值实现还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都持否定态度。而将目光和情感投射到古代当中,加之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产生了大量的怀古诗作。并在诗作的思想内容上,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触及到对人生的意义的终极关怀问题。在以刘禹锡、许浑等为代表的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晚唐怀古诗人当中,将佛学思想的禅意和空灵美感融入诗作当中,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晚唐 佛教 怀古诗 Abstract: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poet to face troubled times, either on their own value or concerns about the fate of their country, have a negative attitude. Eyes and emotional projection to the ancient times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profound impact of Buddhist thought, resulting in a lot of nostalgia poems. An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the poems, rose to the level of philosophy, and touched the ultimate concern of the meaning of life. Which in the late Tang nostalgia poet Liu Yuxi, Xu Hun influenced by Buddhist thought, Zen Buddhist Thought and ethereal beauty into the poetry which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literary history. Keywords: late Tang Dynasty, Buddhism, pregnant with poetry, 晚唐怀古诗与佛教因缘 第一部分:绪论 晚唐时期和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末期一样,政治腐败,官场倾轧,民不聊生等,危机重重。但是晚唐时期所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点是:盛唐的繁荣给予了唐人无与伦比的豪迈,但是仅仅几百年,旋即情况直转急下,盛极而衰,对唐人的心理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对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对环境超敏感的诗人们。同时由于佛教的思想的传播,为很多诗人所接受。诗人们面对环境无力改变,只有把眼光投射到古代,配以佛教思想的空灵、虚空,了大量的怀古诗。 一、诗人的敏锐观察 艺术来源于现实,同时也高于现实。作为诗人,对世间万物有更敏锐的感悟能力。无论是从外界环境而言,还是对诗人自己的前途而言,晚唐时期都是变革剧烈的时期。这一时期为诗人们提供了最好的创作环境,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怀古主题生成、延续与壮大发展,是基于崇古念旧的民族文化心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由于文字史料记载的稀少以及信息流通的模糊,更多的是给后人留下了美好的中华民族共享的传承。对于这一份传承,中华民族怀着敬仰之心。 唐朝国祚近三百年,作为晚唐人,他们对兴衰、迁逝主题比任何时代人有更敏锐的感悟。山河旧迹、霸业陈迹上的辉煌片刻一遍遍被晚唐人联想、沉醉,然后又一次次被不堪现实击碎、破灭,加深了迁逝之悲。晚唐人的怀古作品里温孕着这股迁逝之悲,同时又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二、晚唐局势下的诗人百态:与佛教思想的契合 晚唐时期,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藩镇割据,农民起义,还有少数民族的入侵……内忧外患使得一时繁荣的盛唐王朝盛极而衰,政局急转直下。整个唐王朝危机重重。宦官专权,藩镇割据,骄兵难制,战乱

文档评论(0)

5844763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