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 蓓 2011.3 本文档由医学百事通高端医生网专家制作 免费咨询医生 网址: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常见病、多发病。全世界 52 亿人口, 每年新发恶性肿瘤 900 万人,死于该 病的达 700 万人;中国 12 亿人口,每 年大约有 160 万新发恶性肿瘤,每年 大约有 130 万人死于癌症。因此,恶 性肿瘤的研究已成为国际重点科研课 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视。 一.概述 1 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医药学是 一个伟大的宝库,它是我国人民长期 与疾病斗争的智慧结晶。应用现代科 学方法加以挖掘和发扬,在防治恶性 肿瘤的领域是一项前景宽阔而艰巨的 事业,亦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 注。 2 我国古代关于肿瘤和瘤样病变的描 述和记载可追溯到殷周时期。殷墟甲骨 文上已经有“瘤”的病名,两千多年前 的《周礼》一书中已载有专治肿瘤一类 疾病的医生,称为“疡医”,负责治疗 “肿疡”,至今在日本和朝鲜仍将肿瘤 称为“肿疡”。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内经》已有肿瘤病因的记录,宋代 《卫济宝书》第一次使用“癌”字,明 代开始正式用“癌”来称恶性肿瘤。 3 二.建国后中医肿瘤防治的发展过程 1 、认识阶段( 1949 — 1976 年) ? 名老中医的治验及民间单方、验方。 ? 60 年代临床文献整理,清热解毒药,实 验阶段。 4 2 、发展阶段( 1976 — 1990 年) ? 中医诊治肿瘤飞跃性发展。 ? 偏方、中药筛选达到高峰,活血化瘀、扶正固本、 祛邪抗癌药得到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 中药抗癌作用机理研究起步,从注重寻找抗癌药 物、抗癌偏方转入对辨证论治的重新评价和重视, 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使中医肿瘤研究步入正轨。 ? 一些抗肿瘤中药得到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如 喜树、白英、长春花、青黛、蟾蜍等。 5 3 、创新阶段( 1990 —至今) ? 90 年代后,从多层次、多角度验证了中医药在 肿瘤治疗中的独到作用,明确中医药在肿瘤治 疗中的作用,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在采 用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预防转移复 发、抗肿瘤多药耐药、中药对肿瘤新生血管的 干预及对放化疗减毒增敏、中药剂型改革等方 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可喜成绩。 ? 如我国有 1 万余种中药和 5 万余个中药复方,已 对近半中药和近 500 个复方进行抑瘤筛选和临 床验证,研制和提取了一批疗效确切的中成药、 天然药和新制剂。 6 三.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肿瘤的病因不外乎内因 与外因二方面。外因包括外邪(即风、 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饮食 因素(饮食不节、不洁、偏嗜)。内因 包括情志因素和脏腑亏虚。这些因素往 往不是单独致病,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于机体而发病,尤其是脏腑虚亏,是 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 7 肿瘤患者的病理改变以“痰、毒、 瘀、虚”最为多见,因此,肿瘤的病机 可概括为痰湿结聚;热毒内蕴;气滞血 瘀;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 调。 8 四.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强调治病 必求其本,辨证是中医的诊断学,论治 是中医的治疗学。中医治疗肿瘤,必须 按照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身体强弱、病期 早晚,采取或攻或补的方法,做到“扶 正以祛邪,祛邪而不伤正”。现将肿瘤 临床上常见证型及治疗归纳如下: 9 ㈠ 气滞型 主证:胸胁胀痛,痛无定处,食欲 不振,易怒,或脘腹胀痛,或喛气呕逆, 或吞咽梗阻,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 或瘿瘤、癥瘕、痞块,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 10 治 法:理气疏肝 常用方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常用药物:柴胡、白芍、香附、枳壳、 青皮、陈皮、郁金、白术、 云苓等。 11 临床上常见气病有肝郁气滞、脾胃气滞、 肺气壅滞、胃气上逆、腑气不通,分别可 选用逍遥散、保和丸、苏子降气汤、旋复 代赭汤、大承气汤等加减。 12 ㈡ 血瘀型 主证:胸胁或脘腹胀痛,胸腹胁下 痞块,疼痛固定拒按,面色黧黑或晦暗, 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妇女可见经 闭痛经,色紫暗或挟血块,或乳房肿块 胀痛。 13 治 法:活血化瘀 常用方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 常用药物:丹皮、当归、赤芍、桃仁、 红花、五灵脂、川芎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