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部编小学语文教材 1-6 年级古文阅读
讲与练精编(增订版)
编者的话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为弘扬传统文化以及更好地与初中语文衔接,从一年级
开始编入一些文言文, 虽是很简单的文言文,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
的。为帮助小学生和家长学好文言文, 编者把编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所有文言文全
部收集在一起, 每篇都给与详尽的注释, 并且全部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 有的课
文还附有练习题, 增订版中对原来的一些注释进行修订, 增加了常见的成语故事
文言原文,还增加一些重点中学小升初文言阅读题和七年级上学期一些文言阅读
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钻研。本材料希望对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 部编教材课本中的文言文
一年级
人之初 ①
人之初,性②本善;性相近,习③相远。
苟④不教,性乃迁⑤;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⑥;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⑦,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
①《人之初》节选自《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
②性:本性、秉性。③习:习性。④苟:假如、如果。⑤乃迁:乃:于是、就。
迁:改变。⑥宜:应该、合适。⑦琢:雕琢、打磨。
翻译: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 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
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
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
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二年级
弟子规①(节选)
冠②必正,纽必结③,袜与履④,俱⑤紧切⑥。
置⑦冠服,有定位⑧,勿乱顿⑨,置污秽⑩。
惟? 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 。
若? 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 。
注释:
①《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是一部蒙学经典。
②冠:帽子。③纽:纽扣。结:扣好。④履:鞋子。⑤俱:全、都。⑥紧切:牢
牢系好。⑦置:放置。⑧定位:固定的位置。⑨顿:放置、安置。⑩污秽:脏。
若:如果。 ? 惟:只有。 ? 励:勉励。 ? 若:如果。 ? 戚:悲戚、难过。
翻译:
帽子要戴正,衣纽要扣好,袜子穿好鞋带要绑紧。帽子衣服有一定的位置,
不可随意摆放,以免沾染灰尘。只有品德、学问、才艺,有不如人的地方,要加
紧努力赶上。 至於衣服、饮食等物质享受,不如别人,不必忧虑悲伤。
三年级
(一) 破瓮救友①
司马光
群儿戏于②庭③,一儿登瓮④,足跌没水中,众皆⑤弃⑥去⑦。光持⑦石击瓮破之,水迸⑧,儿得活。
注释:
①《破瓮救友》选自《宋史 . 司马光传》。②于:在。③庭:庭院。④瓮:
大缸,盛物的淘器。⑤皆:都、全。⑥弃:抛弃、舍去。⑦去:离开。⑦持:拿。
⑧迸:涌出。
翻译:
司 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 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 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 光拿石 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讲析:
个故事反映了司 光的机智 ,遇事沉着冷静。
(二)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①。田中有株②,兔走③触株,折 ④而死。因⑤ ⑥其⑦耒而
守株,冀⑧复⑨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⑩ ? 宋国笑。
——出自《 非子 ? 五蠹》
注释:
①者:??的人, 里指耕田的 民。②株:露出地面的 根。③走:跑。④ :脖子。⑤因:于是、就。⑥ :放下。⑦耒: l ěi,古代的一种 具,形状像木叉。⑧冀:希望。⑨复:再。⑩身:自己。 ? : wèi,被,表被 。
译文:
宋国有个 民, 他的田地中有一截 。 一天,一只跑得 快的野兔撞在了 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 民便放下他的 具日日夜夜守在 子旁 ,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 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讲析:既 刺了 思想,也批判了 主 。 告 我 ,切不可把偶然的
幸作 做事的根据, 如果抱着 幸的心理, 片面地凭着老 去 事, 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练习:
1.解 加点 的含 。
(1)兔走触株,折 而死 走: (2)因 其耒而守株 :
. .
(3)冀复得兔 冀: ( 4)兔不可复得,而身 宋国笑 :
. . .
2.翻 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 宋国笑。 文:
3.用一个成 概括 寓言的大意:
4. 个故事 刺了哪一 人它告 了人 一个什么道理
四年级
(一)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①,名曰②女娃。女娃游于③东海,溺④而不返,故⑤为精卫,常衔西山之⑥木石,以⑦堙⑧(音同“音”)于东海(《北山经》)
注释:
①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又称“神农氏”。②曰:叫,叫做。③于:在。④溺:淹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