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课件:必修1专题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4讲.ppt

2018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课件:必修1专题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4讲.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专题主要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 从总的情况来看,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瓦解的过程。具体来说,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后初期美苏争锋导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第二阶段,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挑战;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格局处在一个动荡、分化、改组和多极化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由剧变到缓慢发展的态势,出现了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的结束,“一超多强”的形成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的曲折发展趋势锐不可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主题。 1.背景 (1)______________的确立。 (2)美苏战时__________的破裂。 (3)美苏实力均衡。 1.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变化。 2.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美苏两极对峙的形成过程 (1)美国的“冷战”政策 ①“冷战”信号:丘吉尔的“________”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②政治表现:_____________——“冷战”开始的标志。 ③经济表现:1947年提出了_____________。(欧洲复兴计划) [归纳拓展]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公开破裂和“冷战”的正式开始。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与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苏反共;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对美国:在经济上美国控制了西欧市场,包括西欧各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成为美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在政治上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对西欧:经济上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经济困难;政治上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④军事表现:1949年________建立。 (2)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 ①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1955年成立_______,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________和________的建立。 1.总体形势: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2.具体表现 (1)德国分裂:1949年,先后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朝鲜分裂:1945年,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建立了__________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3)越南战争:_______年,_______发动越南战争,于_______年被迫撤出。 (4)古巴导弹危机:_______年,结果表明当时________占有优势。 3.“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美苏双方由于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并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 (3)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 [巧学巧记] 利用图示法认识美苏“冷战” [史料一]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的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问题1]据史料一,分析美国掀起“冷战”斗争方式的主要含义。 [提示1]主张不采用战争“直接对抗”,而是采用除战争外的一切手段进行“冷战”。 [史料二]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凌晨上演。东德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外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史料三]……美国准备按照总统决定采取一切必要步骤,包括使用武装力量,援助求援保卫其自由的任何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成员国或保护国。 ——1964年8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的《东京湾决议案》 [史料四]“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桃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