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TOC \o 1-3 \h \z \u 【摘要】 2
【关键字】 2
一、中日近代的贸易状况 2
(一)1894年前中日两国的平等贸易关系 2
(二)1914~1931年日本对华不平等贸易的加剧 3
二、建国以后中日贸易状况 3
三、2012年以后中日贸易状况 4
四、2012年钓鱼岛争端对于中日贸易的影响 5
(一)对于稀土贸易的影响 6
(二)对于动力煤贸易的影响 7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浅析2012年以来的中日贸易状况
【摘要】
自从80年代中日建交以后,中日两国的双边贸易发展极为快速,商品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换,两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定位不同,在贸易中存在着互补互利的关系,但是,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的不稳定行导致了双边贸易也受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2012年以后的贸易状况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字】中日贸易 2012 研究
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近在咫尺,互补性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要让双方脱离接触,老死不相往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既然接触是必然的,那么,两国就应该在战争与和平的国际关系博弈中,选择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经济关系。
一、中日近代的贸易状况
(一)1894年前中日两国的平等贸易关系
1860年代的中国,刚刚经历了2次抗击英法入侵的鸦片战争和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内战,综合国力大为削弱;而同一时期的日本,也在美、英、俄、法、荷等列强的威胁下,被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的神奈川开埠条约。这期间,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虽然都力图在学习西方“长技”的过程中富强起来,但成效尚不明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两个同病相怜的东亚邻国,遂于1871年9月13日缔结了两国之间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中日修好条规》18条[1]。同时,又根据该条约第7条的规定,两国政府又另立了《通商章程》33款,作为中日平等贸易的法理依据。其中第1款规定,中国对日本开放此前已经对西方列强开放的上海、镇江、宁波、九江、汉口、天津、牛庄、芝罘、广州、汕头、琼州、福州、厦门、台湾、淡水等15个沿海沿江口岸,日本对中国开放此前已经对西方列强开放的横滨、箱馆、大阪、神户、新漹、夷港、长崎、筑地等8个沿海口岸,从而废止了德川幕府时期的锁国政策,打开了中日贸易全面发展的大门。
(二)1914~1931年日本对华不平等贸易的加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西方列强的故乡欧洲展开,捆绑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绳索有所松弛,便利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崛起;但与此同时,作为新列强的日本却也趁机快速地填补着外国在华势力的相对真空,试图用苛刻的“二十一条”捆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手脚,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使得一战爆发后的中日进出口贸易进一步向日方倾斜。并且,两国间的近代经济关系,除了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外,又增加了日本对华资本投资的新内容。
二、建国以后中日贸易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之间的贸易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50 年中日贸易额约为 4700 万美元,中国向日本出口约为 2100 万美元,从日本进口约 2600 万美元。受国内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帝国主义外部封锁的影响,整个五、六十年代中日贸易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发展状态。直到 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贸易才开始步入稳定的发展阶段,其中 1972 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 10.4 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16.5%,中国向日本出口 4.1 亿美元,从日本进口 6.3 亿美元[2]。从 1972—1990 年,除个别年份由于受国内政治形势变化影响外,中日贸易基本上维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约为 18.5%,1990 年中日之间贸易额达到 166 亿美元。在此之前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商品结构变化较小,绝大多数为初级产品,尤以石油为主。在数量较少的制成品中,纺纱、织物等有关半成品占据着主要地位。
随着中日经贸往来关系的日益密切,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是中日贸易全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中国政府注重调整经济政策,改善进出口状况,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出口量,对日出口额增长较为显著。逐步将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转向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充分发挥了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及自然资源等优势。从图 1 可以看出,从 1991—2009 年中日两国间的贸易量总体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贸易额从 1991 年的 202.5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2686.3 亿美元,2008 年中日贸易额为 1991年贸易额的 13.3 倍,其中日本从中国进口 1436.1 亿美元,向中国出口 1250.2 亿美元,分别较 1991 年增加了 13.1 倍和 11.5 倍。日本从 1993—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docx VIP
- 地铁疏散平台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1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中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报告.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三年级).pdf VIP
-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23〕8001)下.docx VIP
- 范德堡法.doc VIP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