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孢子虫简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症状是腹泻。由于免疫缺 陷者易于罹患该病,因而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随着艾滋病(AIDS) 的发现和流行,大大推动了其研究进展。 隐孢子虫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最常见的 6 种腹泻病之列, 并于 1986 年将人的隐孢子虫病列为艾滋病的怀疑指标之一;国外 曾多次发生因饮用水污染造成大量人群集体感染的事件;在畜牧业 中,隐孢子虫感染引起新生小牛腹泻,国外称为小牛泄泻症。现已 证明,隐孢子虫感染广泛存在,是人类和幼畜腹泻的重要病原。无 论是贫民区还是富人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甚至健康人群,所有年 龄段(婴儿到年长者)以及动物密切接触者,医学界都关心该寄生虫 感染的治疗和预防问题。当前,对隐孢子虫病的研究成为全球寄生 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引起了兽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药 物学、公共卫生、饮水卫生以及废水处理等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一节 病原与流行特征 隐孢子虫属于孢子虫纲,球虫目。1907 年由著名寄生虫学家 Tyzzer 在小鼠胃腺组织中发现,定名为小鼠隐孢子虫(C. muris), 1912 年 Tyzzer 在小鼠小肠中发现并命名了微小隐孢子虫(C. parvum)。1955 年,Slavin 报道火鸡隐孢子虫引起火鸡急性严重腹 泻并死亡,首次证明隐孢子虫的强致病性;以后又发现该虫可引起 牛腹泻,才引起部分人的关注。1976 年起在严重水样腹泻的病人中 查到隐孢子虫感染,以后又出现正常免疫功能的人因与感染隐孢 子虫的犊牛密切接触而暴发隐孢子虫病,以及艾滋病人长期感染 隐孢子虫并且发生几例死亡的报道,进一步引起医学界重视。我国 1987 年由韩范在南京首次发现人体病例。 一、病原体生物学特征 (一)形态 鉴定隐孢子虫是基于其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但只能鉴定到属, 鉴定种有一定困难。其原因是经典的球虫鉴定方法是查卵囊,卵囊 在种间的区分上无明显特征,用发育期形态、易感宿主及地理分布 等资料,还须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方可提供鉴定虫种的信息。 目前共鉴定了 16 个隐孢子虫有效种(表 8-1),一些难以确定的 种内差异也产生了一些分离株或基因型,目前已鉴定了多达 30 余 个基因型。 隐孢子虫从宿主消化道中排出的阶段是卵囊。卵囊圆形或卵 圆形,大小4~6μm,成熟卵囊内含4 个子孢子,呈镰刀形,直径2~ 5μm。 (二)生活史 隐孢子虫的生活史中有 6 种形态,即配子体,卵囊,子孢子,滋 养体,裂殖体,裂殖子。病原学检查一般查粪便中排出的卵囊。 表 4-1 隐孢子虫的有效种名, 宿主类型, 以及卵囊大小(引 自Fayer and Xiao,2007) 虫种 宿主 平均卵囊大小/范 拉丁名 中文名 类型 围(μm) C. 安氏隐 牛 7.4×5.5/6.0~ andersoni 孢子虫 8.1×5.0–6.5 C. 贝氏隐 鸡 6.2×4.6/5.6~ baileyi 孢子虫 6.3×4.5–4.8 C. bovis 牛隐孢 牛 4.9×4.6/4.8~ 子虫 5.4×4.2–4.8 C. canis 犬隐孢 狗 5.0×4.7/3.7~ 子虫 5.9×3.7–5.9 C. felis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