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 年月,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同盟国援助中国的战略物资 .docVIP

驼峰航线 年月,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同盟国援助中国的战略物资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驼峰航线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同盟国援助中国的战略物资运输线滇缅公路。中美被迫开辟共同开辟“驼峰航线”来代替滇缅公路,继续为中国提供战略物资。?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汀江和阿萨姆帮,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提供给中国的物资从美国运至印度卡拉奇,再到汀江和阿萨母帮,然后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到达中国昆明巫家坝、呈贡、羊街、杨林、沾益、云南驿等机场。日军占领缅甸后,专门派遣战斗机从缅甸密支那起飞,拦截没有防御能力的运输机,航线被迫北移,飞越喜马拉雅山南麓。这一地区山峰高度超过1.7万英尺,飞行高度最高可以达到2.5万英尺。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有的山峰太高,飞机只能在雪峰山谷间穿行,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飞机失事率高得惊人。有飞行员回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因此,“驼峰航线”又称为“死亡航线”。   “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根据《白宫文件》记载:“在持续三年零一个月的援华空运中,美国空军在‘驼峰’航线一共损失飞机468架,平均每月达13架;牺牲和失踪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共计1579人。” 二战中最著名的战略空运: “驼峰”航线指从印度东北部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南段、经缅甸北部到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和四川两省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在印度东北部的主要基地位于阿萨姆邦,其中汀江和查巴基地最为重要。中国基地主要是中国云南省的昆明以及云南省内东北、西南和西部的几个机场,其中昆明和云南驿两个机场最重要。 “驼峰”航线不仅地形险峻复杂,还有世界上最恶劣、最可怕的气候。“驼峰”航线位于欧亚大陆三大强气流团的交汇点。从西面来的低气压沿喜马拉雅山移向西藏和印度之间的“驼峰”,与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高气压团以及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的低气压团相撞。“驼峰”航线上经常有暴风雨、猛烈的气流、每小时160-240公里的侧风以及严重结冰。 航线经常是恶劣的坏天气,在雨季就经常的下雨,空中能见度几乎是零。在汀江附近的切拉朋齐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方(年雨量达到26461毫米)。雨季过后就是长达几个月的雷雨季节,有多变的上升、下降气流和强劲的季节风。再后就是严重的结冰,经常是整个飞机都被冰层包住,强劲的逆风有时达到每小时150公里以上。即使最有经验的飞行员,也不能完全保证飞行安全。 航线上及机场内设备极为简陋,维修人员缺少,器材也不足,沿航线途中只有为数很少的导航设施。还有飞机的性能限制,在这条航线上,往往爬升不到超过山峰的高度,只能在山谷里穿行。在四十年代, DC- 3、C- 47型运输机,升限只能达到5000米左右,全载重载客时,只能在3000 400高度飞行。 驼峰航线随时随地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险情,但飞行员们为了抗日战争,不管白天黑夜还是拼命的飞,有时简直太紧张了。当时民航的飞行人员。如梁广尧、黄光锐、黄天觉、陆铭觉。陆铭逵、潘国定、洪启明、边任耕、杨积、陈鸿恩、陈文惠、陈文宽、陈齐发、陈达礼、卢雪岩、荆好玉、吴子丹、华祝、陆元斌、顾正寰、顾杰飞、王敏、林汝良、张培伦、罗昭明、陈汉斋等等,在三个月内飞驼峰航线就完成了近900次的往返飞行,载运物资近两万多吨。初期飞行员很少,中国的、华裔的、外籍的飞行人员加起来初期也不到100人(后期发展到约200人)。 驼峰飞行航线的南线与北线: 驼峰飞行航线,从印度汀江至昆明,有南线与北线之分。 北线是飞机从汀江起飞,向东飞32公里到达杜姆杜摩导航台(杜姆杜摩是汀江机场东面的进出口)。然后改向98度,飞185公里到达葡萄,改向106度飞329公里程海(为高山底下一个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的湖)再向129度飞273公里直达昆明,全程819公里,正常情况下,飞行三小时左右。汀江处于鲁齐特河南部平原,过杜姆杜摩飞63公里面进入高山区,须严格保持航向98度爬高到4200米以上。航线北侧大法板山区,山峰高达4000~5000米。 南线,汀江起飞后过杜姆杜摩,改向143度飞140公里到达奈卡河叉,然后改向124度,飞304公里至云龙导航台,也只能在到达上空时才能确定。飞越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