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
总论
1、传染病定义: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朊病毒、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疾病。
2、感染性疾病: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疾病,包含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形式:首发感染、重合感染 、反复感染、混合感染、继发性感染
4、传染:关键指病原体经过一定方法从一个宿主个体到另一个宿主个体感染。
5、传染过程表现(感染谱): 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隐性感染是最常见表现)、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关键传染源)、潜伏性感染
慢性携带者:长于3月,(乙肝病毒超出6个月才算慢性携带者)
6、特异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
(1)IgM—感染后首先出现,连续时间短,是近期感染标志
(2)IgG—随即出现,连续较长时间
(3)IgA—关键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抗体
(4)IgE—关键作用于入侵原虫和蠕虫
(5)IgD—??作用不详
7、流行过程基础条件 :传染源、传输路径、人群易感性
8、传染病基础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关键区分)、有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9、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阶段性:潜伏期(意义: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关键依据)、
前驱期(早期)、症状显著期(极期)、恢复期
(2)常见症状和体征:发烧、皮疹、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3)临床类型:依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型、经典(中型或一般型)、重型和暴发型。
10、传染病诊疗:综合分析下列三个方面资料: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试验室及其它检验资料
11、传染病诊疗目标:促进患者康复;控制传染源,预防深入传输。
12、诊疗标准:坚持综合诊疗标准:即诊疗和护理、隔离和消毒并重;通常诊疗、对症诊疗和病原诊疗并重。
13、传染病信息汇报管理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分类
病种 汇报时限
管理要求
甲类(鼠疫、霍乱)
2 市2h/农村6h
强制管理
乙类*
26 市6h/农村12h
严格管理
丙类
11 城市农村 24h
监测管理
传染病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输路径、保护易感人群(儿童计划免疫是关键)
病毒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个肝炎病毒引发,以肝脏损害为主一组全身性传染病。肝炎种类: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2、临床表现特点: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效异常为关键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关键引发急性感染,经粪-口路径传输,有季节性,可引发暴发流行
乙、丙、丁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经过,关键经血液传输,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病原学:
HAV
HBV
HCV
HDV
HEV
基因组
RNA
DNA
RNA
RNA
RNA
抗原抗体系统
1
3
1
1
1
抗HAV IgM、抗HEVIgM阳性是近期感染标志;IgG型抗体可保留多年,是既往感染标志。
乙型肝炎病人或携带者血清中有3种颗粒:大球形颗粒(大球形颗粒是完整乙型肝炎病毒(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
(3)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标志,HCV RNA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直接标志,但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4)HDV是一个缺点病毒:需有HBV或其它嗜肝DNA病毒(如WHV)辅助才能复制、表示抗原及引发肝损害,抗HDV不是保护性抗体。
4、流行病学 (甲、戊类似,乙、丙、丁类似)
(1)甲肝: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起病前2周到ALT高峰期后1周为传染性最强)
传输路径:粪-口路径是关键传输路径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2)乙肝
传染源:急性、慢性患者、亚临床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关键)
传输路径:血液传输(最关键传输路径)、母婴传输、亲密接触传输(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
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均易感
高危人群:新生儿、医务人员、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
(3)丙肝
传染源:关键为急、慢性患者、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传输路径:血液传输、亲密生活接触传输、母婴传输、性接触传输
易感人群:凡未感染过HCV者均易感
发病机制:关键是免疫损伤。
(1)慢性HBV感染分为四期: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HBV DNA105cp/mL)、再活跃期(HBV DNA105cp/mL)
(2)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